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42章 要叫阮父評價這個兒子,那就是志大才疏,如今也當了三個孩子的爹,……

阮父清了清嗓子,開口問,“小茵,你對高考有幾分把握。”

“□□成吧。”阮柔回得十分篤定,“去年高考先填的志願,當時不清楚政策,跟複大還差了十幾分,今年我填一個保底,怎麼都能有個大學上。”

原主是個性子安靜的,下了鄉後,除了下地幹活掙工分,也不愛跟其他知青一樣到處亂跑亂逛、折騰些有的沒的,閑時就待在知青宿舍看看書,去年考的已經算不錯,奈何競爭壓力太大,十幾分的差距,中間隔開的可能有幾千幾萬人。

“嚯。”阮父詫異,去年女兒在鄉下,說起話來還真沒當面說來的詳細,他只知道女兒沒考上大學,卻不知道差的分數不多,他有些惋惜,“早知道你去年就該回來複習,說不定早就上大學了。”

阮柔笑笑沒說話,要擱去年,不確定能不能考上,又沒有知青返城的政策,在家指不定比現在還艱難,原主那性子,也做不出來這樣的事,不過,她目光有些悠遠,若是阮家能做女兒的依靠,原主去年早早回來,說不定就沒二流子那遭事了。

心內淺淺嘆息一聲,阮柔將複雜心緒甩開。

阮父有點遺憾,可轉頭又是興奮,之前女兒說參加高考他壓根沒放在心上,畢竟,別說阮家,就把阮家的親朋好友拉出來,也沒能出個大學生,若是自家閨女考上,那他可真就是獨一份了,在院子裡都能出大大的風頭呢。

心頭激動,阮父話語便柔和了許多,“好好好,你好好複習,家裡這些事不用你做,老婆子,家裡的事你多費心,別叫小茵插手,也就三個月,我還在上班呢,養活得起。”說著,還瞥了一眼兒媳兒媳,警告意味顯而易見。

阮大哥心裡憋屈,有心想要潑盆冷水,礙於老頭子的警告,到底沒說出口。

待至月上中天,一家子燒了熱水,各自洗漱,時間不早,阮柔也沒再點燈看書,而是跟小侄女擠在一張小床上,只感覺到空間的逼仄。

小紅今年剛滿八歲,原主下鄉時,她才剛剛出生,姑侄女倆其實不大熟悉,但小孩子明顯不怕生,躺在被窩裡,亮晶晶地看著爺奶和爸媽口中偶爾提及的小姑姑。

“姑,你以後就留在家裡了嗎?”阮小紅問。

“嗯。”阮柔小聲應著,“小紅,你如今上幾年級了?”

“二年級。”阮小紅答。

阮柔算了下,也就是六歲就去上學了,可真夠早的。

鄉下條件不好的,有的八九歲了家裡才送去上學,放了學還要下地幹活,打豬草撿牛糞掙兩個公分,而城裡則不一樣,從出生就有口糧,待家裡掙不了錢,不如早早送去學校,還省得騰個大人帶孩子。

姑侄女倆絮絮叨叨說著話,薄薄一層木板根本不隔音,木板另一層,阮父阮母聽到女兒和孫女的說話聲,心中不由得寬慰。

翌日清晨,阮柔早早起來,洗漱過後,幫著家裡做早飯,等吃過飯,該上班的上班、該上學的上學,她這才回到小隔間,開始今日份複習。

好在小屋朝向不錯,隔開的小間剛好有一扇窗戶,如今趁著日光,光線正好,阮柔翻動書頁,不時下筆,抄寫或計算些什麼。

阮母收拾好家裡,見女兒安靜看著書,幹脆將小孫子帶到外面院子裡,省得待會孩子鬧騰起來。

複習的第一天,阮柔將課本大概翻閱了一遍,結合去年高考的試卷,心中大概有了主意,只是,原主的課本都是幾年前的,也沒有最新高考的提綱和試卷,她還得想辦法去買些回來。

於是,回城的第三天,阮柔第一次走出弄堂,揣著身上的幾十塊錢,往記憶中書店的方向而去。

滬市繁華,大街小巷很是熱鬧,往來人群的穿著幹淨整列,帶著一股其他地方沒有的精神氣。

阮柔身上穿的則是好幾年的布褂子,很是格格不入,但阮柔混不在意,眼下的困境只是暫時的,等三個月後,她考上大學,再想著改善生活環境也不遲。

輾轉了幾條街道,阮柔來到育才書店,不過十平米的書店很是熱鬧,與幾年前的讀書人遭唾棄不同,自從高考恢複後,大學生一瞬成了比工農兵更為光榮的存在,書店每日都人來人往,絡繹不絕,尤其與高考有關的資料,更是每每剛到貨就被搶購一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