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25章 說是大生意,其實稱不上,但對阮氏糧鋪這般新開張沒什麼生意的小鋪……

早些年,孫母的公婆尚在世的時候,劉二棍還算老實,給鋪子裡的糧食都收拾得幹淨齊整,價格也公道,兩家互相合作,孫家收糧食省了不少事,劉家也憑著收攏糧食賺些中間錢,改善家裡的生活,於兩家都是好事。

然而,好事總是不長久,自從孫母的公婆陸續離世,劉二棍便開始蠢蠢欲動,一開始只敢動些小手腳,後來見姐姐姐夫始終沒吭聲,膽子越來越大,不僅送來的糧食質量良莠不齊,價格還往上提了一截。

孫母瞧出問題後,其實也找弟弟問過兩句,可架不住劉二棍會哭訴,“我的姐姐啊,你嫁到鎮上日子過得好了,就不知道我們鄉下人有多苦了,家裡爹孃連一口飽飯都吃不起......”

哭訴得久了,孫母也就懶得糾纏,只當預設了。

於是,習慣就這麼延續下來,顧許嫁到孫家,第一次到早餐鋪幫忙就發現了問題,一問才知道其中有這般緣故,對此,顧許當然是看不慣的,可她一個新進門的小媳婦沒得跟婆婆的孃家對上,說白了,早餐鋪賺多少錢跟她其實也沒多大關系。

早在她嫁進來第三日,公婆就跟她把話說明白了,如今二老身子骨壯實,還能管著早餐鋪,她們小夫妻倆若是在鋪子裡幫忙,每個月給結算工錢,若是不願意,就在家洗衣做飯,每個月家用老兩口出。

那一日,顧許的心就涼了,這什麼人家啊,純粹把自己當外人,當然,公婆的話說得還是很好聽的,諸如什麼,“以後我們的錢還不都是你們的”“爹孃就擔心你們小兩口年紀輕,不知道怎麼攢錢給揮霍了”,說得再好聽,也掩蓋不了把她當外人的事實。

這一遭體驗,顧許在孃家早已體會過一遍。

她的孃家顧家也在鎮上過活,雖說同為鎮上人,可沒有自己的土地、更沒有固定的營生,全靠外出打零工和顧母給人漿洗衣裳過活,顧許小時候的記憶裡,家中過得就緊巴巴的,時常一個月連一口肉都吃不上。

顧家就一兒一女,彼時家中貧困,可一家人相親相愛,顧許是在愛的包圍中長大的。

她自小是個愛動腦子的姑娘,看慣了家中饑一頓飽一頓,便想著要是家裡能有個固定的營生就好了,細心地觀察周邊環境以及認真思考後,她跟爹孃提出家裡可以開個豆腐坊,磨豆腐不需要太多技巧,只要有一個石磨、一捧黃豆就可以開幹。

顧家父母一開始還有些顧慮,不願意擔風險,還是顧許一日日地勸著,才讓爹孃堅定了主意,買來一口大石磨,摸索著開始了豆腐生意。

一開始做的豆腐細碎不成塊,只能自己吃或者半賣半送給鄰裡,後來顧許幫著摸索到了訣竅,才能做出細膩齊整的豆腐來,顧父顧母笨嘴拙舌,拋不開臉面叫喊賣豆腐,也是顧許拉著親哥哥顧宏走街串巷,開啟豆腐銷路,後來更是研究出了豆皮、豆幹等諸多生意的門路,顧家的生意這才慢慢好過起來。

彼時的顧許是欣慰的,欣慰於自己能幫上爹孃的忙,改善家中生活,她以為爹孃也是如此,可後來事實證明,並不是。

兄長逐漸長大,直至娶妻生子,家中有了嫂嫂,原本她順手就可幫忙的生意,卻漸漸被隔絕在外,嫂子新進門對自己這個小姑子有防範,顧許可以理解,可讓她理解不了的是,爹孃哥哥也是如此說的。

“許丫頭,娘知道你心中有委屈,可家裡的生意到底姓許,以後都是你兄嫂的,你再貿然插手也沒什麼必要,就遠著吧,正好,你也快到相看的年紀,好好在屋裡養一養,到時候做個漂亮的新娘子。”

“女兒,爹知道家裡的豆腐坊多虧了你幫襯,可也多虧了爹孃和你哥哥一日日的辛苦,豆腐坊以後姓顧,你還是莫要打主意了。”

“妹子,哥知道你嫂子做的不對,可她也是為了顧家好沒什麼壞心,以後哥要跟她過一輩子,你就多諒解諒解,以後你出門子,哥定然給你準備一份厚實的嫁妝。”

顧許有一陣時間精神恍惚,她不明白,為什麼明明是自己的家卻叫貿然插手,以前自己出主意的時候怎麼不叫貿然插手了,什麼叫莫要打主意了,這豆腐坊能做起來難道不是她牽的頭研究的方子,她需要打什麼歪主意,什麼叫多諒解諒解以後備一份厚實的嫁妝,難道自己不願意諒解,家裡就不用給自己準備嫁妝了。

顧許第一次知道什麼叫透心涼、什麼叫寒入骨髓、什麼叫做兩家人,原來在爹孃哥哥的心中,只有自己始終是個外人,哪怕她從始至終只有心疼家人的份,否則,她又何必大早上天不亮就跟著起來磨磨。

自那之後,她學會做一個聽話的女兒,半點不摻和家裡的豆腐坊,只做些家務活,偏這樣,嫂子又開始陰陽怪氣她是個會享福的,還是她發了一次脾氣,爹孃才假裝訓斥了嫂子兩句,她卻知道不過做做面子罷了。

也是幸好,她真的到了適婚的年紀,想法設法打消爹孃所謂把她嫁個“好人家”的提議,自己選了孫家這般人口簡單沒什麼壞心思的,徹底離開顧家,她才鬆了一口氣,否則,她也不知道自己會不會瘋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