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父林母本來還有點貪心,想著撈點東西回去,這一被警告頓時不敢了,灰溜溜帶著兩個小包裹回村。
比起阮家的富貴還鄉,林父林母回到村子都不敢吭聲,唯恐引起任何人的注意,更怕債主上門來追債。
可林家那麼多人,一個個陸續回來,村裡人又不是傻的,早就有人盯著了,故而,林父林母一回來,就有人上門來了。
村人的問話無外乎是那些,鎮上如何,開鋪子掙了多少錢之類的。
有人來,林父藉口家裡的地要施肥,直接下地去了,留下林母應對眾人的詢問。
可她能說什麼,說自己做生意虧了本,說壓根沒掙錢還虧本了,那不是顯得自己無能嘛,於是只能將自家鋪子沒開起來的願意歸咎於對面阮氏雜貨鋪的打壓。
村子裡人才不管那些呢,只知道林家去鎮上沒能發財,灰溜溜回來了。
有人感慨,鎮上生意果然沒怎麼好做,其他心動的人紛紛打消了主意,要是跟林家一樣一來一回折騰掉十兩銀子,那家裡日子都不要過了。
也有先前借錢給林家的人心急了,當著眾人的面直接問,“林家的,我家之前借給了你二兩銀子,你既然回來了,是不是要還我啊。”
林母臉色煞白,不敢說不還,可也怨她說話沒個分寸,現場不止她一個債主,這一問,自己是還、還是不還,又該先還誰的。
果不其然,幾個債主當即嚷嚷開了,都是讓她還錢的。
其餘人見此情況,瓜也不吃了,紛紛找藉口離開。
等只剩下林家人和幾個債主,林母的淚當即就落下來了。
“諸位,非是我不肯還錢,而是家裡實在沒那麼多啊。”
林母的哭哭啼啼、哀求示弱絲毫沒引起在場人的同情,誰家的錢都不是大風刮來的,當即逼得更兇狠。
林母無奈,拿出家中僅剩的四兩存銀,“家裡就剩這麼多了,我只能把這些先還了,之後的我們會努力掙錢慢慢還的。”
“我正好借了四兩,這些就先還我吧。”一個婦人見狀,直接把銀子搶了過去。
其他債主看見,紛紛要去爭搶,可那婦人拿了銀子就跑,絲毫沒給其他人機會。
人都跑出了林家,追是肯定追不到了,而且,欠錢的畢竟是林家,所以,他們最後也只能追著林母要錢。
林母哪裡給得出,往日和善的村裡人,此刻陡然變得面目可憎起來。
“家裡真的沒有錢了,我要是不想還,剛才那四兩銀子都不會拿出來的。”林母委屈,她是欠錢了,可都是他們自願借的,如今還不上,又不是故意不還,只是讓他們等等罷了,現在逼自己有什麼用。
一方要錢,一方沒錢,不管怎麼都談不好,最後自然是不歡而散。
從這一日起,原本在村裡名聲還不錯的林家漸漸壞了名聲,那些債主們更是隔三差五就上門催債。
林父林母不堪其擾,嚷嚷著實在沒錢。
林家的沒錢幾乎所有人都知道,沒錢還也是無可奈何,但是吧,在勤快肯幹愛吃苦的村人眼中,林家人實在太過懶怠。
既然沒錢,又是冬日田地裡沒事的時候,不該努力去鎮上找點活幹嘛,結果,林家人一個個懶的不行,成日待在家裡什麼時候不幹,就這樣的,什麼時候才能還得清債務啊。
有些人暗地裡嘀咕,也有熱心人找上林家跟林父提建議。
“你家幾個孩子都大了,正是能幹活的年紀,不如趁著地裡沒活去鎮上找點活,好掙錢把這個年過了。”
是的,林家現在連過年的錢都沒有,好在老二成婚要準備的東西都差不多了,否則,林母只會更愁。
她也將村人的建議聽進去了,當天就直接讓林父帶著幾個兒子去城裡找活幹。
然而,城裡需要用人的活本就不多,大多輕松簡單的活都被鎮上人包攬了,只有些特別累的活才能有村裡人這些年被養得好吃懶做的林老二林貴看不上,就連林父都不願意,最後依舊無功而返。
一家子上下沒個手腳勤快的,就這麼不死不活的熬著來到了過年。
手頭沒錢、加上家裡還欠債,林家這個年自然過得摳搜,連送出去的節禮都窮酸的不行,又是把一種親戚好一圈得罪。
好在糊弄完了新年頭幾日,第五天,就是林貴娶妻的日子。
兒子娶妻,自然是家中的頭等大事,哪怕未來兒子不是那麼叫自己歡喜,林母還是盡量熱鬧地準備起了婚禮流程。
阮柔作為寡嫂,並不需要參與其中,甚至於,林母為了忌諱,還特意叮囑讓她留在屋裡少出來,阮柔一尋思,不要自己忙活更好,樂得不出來幫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