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639章 公婆和大嫂不在,大伯哥是一個沉默老實的性子,早上吃過飯就下地去

要說有誰沒受影響的,大概就是阮柔了吧。

一開始,她是真想就此留在林家,看一家子鬧的笑話的。

可架不住林松讀書太爭氣,在鄉下學堂讀了兩年後,那夫子自覺自己一個童生再無東西可教,所以跟阮柔提出建議送去鎮上讀書。

鎮上的生活條件好,可也費錢錒。

好在,阮家的雜貨鋪開得不錯,早些年靠著賺來的銀子在鎮上買了一處房屋,就此在鎮上安家,只偶爾回鄉下打理田地、走村串巷收貨。

阮柔便直接以林松讀書為由,也來鎮上買了處宅子,帶著林松住了下來,只假借的依舊是阮家的名義。

而林家那邊,雖然不能實時看到好戲,但隔一段時間找人打聽一下,也能吃到不少瓜。

當然,在離開林家之前,她特意找林氏宗族提出分家。

林家總共四個兒子,按照當下的分家規矩,林富如果在世時起碼能分到五分之一的財産,外加如果給林父林母養老還能再得到一份,但誰叫林富短命死得早呢。

好在阮柔替林富過繼了一個兒子,所以,雖然林富死了,但阮柔帶著林松作為大房還是能繼承一分財産的,盡管林父林母很不樂意把家中財産給一個外人就是了。

對林父林母來說,林松是外人,可對於林氏宗族來說,都是族裡的孩子,且因為林松如今是個讀書人,加上林松的兄嫂使勁,最後,阮柔成功分走了林家五分之一的財産,那叫一個高興。

倒不是貪圖這麼點東西,而是能讓林家不痛快,她就開心了。

阮柔離開林家後,林家的事就很少找她,一來當初分家鬧得不痛快,二來也知道阮柔靠著孃家生活,自己手頭並沒有錢。

倒是她一直關注著林家,知道到林老四成婚後,林家就徹底分家了。

林家的家産不多,分到每一戶頭上都沒多少,偏偏每一房都有一大家子人,日子過得緊巴巴,比起林父林母當初養家還不如。

因為三個兒子家中都生活困難,林父林母的養老都沒了保障,為了寶貝的大孫子,兩人選擇跟了二房,看護著大孫子的同時,一大把年紀依舊給二房當牛做馬養家,一直到死都沒能輕松一日。

等到臨死時回想起來,竟只有大兒子兒媳還在的時候,他們難得輕松過幾年,可惜最後一切都被毀了。

林松這書一讀就是十年,十三歲時,面容尚帶著幾分稚嫩的少年郎就踏上了考場,直接摘下童生的桂冠,又兩年,下場考中秀才,阮柔也就成了眾人口中的秀才娘。

也是這時,訊息傳出去,林家才知道自己錯過了什麼,那是整個林家跟著雞犬昇天的希望啊。

孫子不是親生的又怎麼樣,那可是十五歲的秀才,以後或許還會是舉人、進士、當官的啊,林家人後悔不及,可惜,十幾年沒有接觸,林父林母和其他林家人再想拉近關系的小心思壓根沒能達成,只能看著以前沒怎麼放在心上的大兒媳大嫂跟著飛黃騰達。

比之林家心緒更複雜的則是林松的兄嫂,本以為這是個拖累,可誰能想到竟是讀書的天才,悵然若失之餘,其實心內有幾分名悟,就算早就知道這一點,可誰願意對弟弟比對自己的孩子更好,又哪裡捨得花費讀書需要的大筆銀錢呢。

幾十年過後,林父林母纏綿病榻,說起來好笑,林母在原主任勞任怨的時候一直病歪歪著,但沒了原主的辛勞,不得不自己出來操持幹活的時候,卻能一直努力幹活,跟林父活到一樣的歲數。

阮柔作為名義上的兒媳,不得不帶著林松回去奔喪,成全孝順之名,等這兩人走了,以後他們跟林家就真的再無關繫了。

雙方見面的那一刻,林父林母早已病得昏昏沉沉,卻仍不忘懇求阮柔幫襯一把家裡的三房。

對此,阮柔只回了一句無能為力。

喪事一辦完,阮柔立刻帶著林松離開,絲毫沒給任何林家人一點沾上來的機會。

以後的時間,就讓林家人一點點看著自己越走越遠、逐漸向上,而他們永遠只能掙紮在田地見的日子吧。

等五年後,林松二十歲,考中進士功名,衣錦還鄉,阮柔直接買下一百畝地贈給阮家。

林家人找上門來討要說法,阮柔只嗤笑一聲,林傢什麼都沒付出,憑什麼覺得自己可以有收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