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憑耶律大石和耶律洪基如何使用強硬的手段來重振山河,也擋不住天災和人禍。
這就是心有餘而力不足。
大遼的內亂,也讓北方陷入了更大的混亂之中。
一部分大遼的人,直接選擇投靠了大金,還有一些則是投靠了西夏。
投靠蒙古和大宋的人也有。
也正是因為如此,才讓大遼成為了一個四方混戰的局面。
面對如此局勢。
大宋邊關將士在江楓的指示之下,儘可能收留大遼的那些婦女和孩童。
然後把這些人送到了大宋的大江南北,分散在各地。
僅僅是一年的時間。
沒了人的大遼。
最後成為了大金和蒙古以及西夏三方逐鹿的戰場。
蒙古在團結之後,也發現原來自己的實力也非常強,而南方的物資非常多也非常好。
便有了想要南下劫掠的心思。
對於強大的大宋,有了不軌之心。
這才想要以大遼的疆土作為試探,看一看大宋的兵力到底有多強大。
然而。
大宋並不買賬。
只是以生產出來的物資為買賣,大發戰爭財。
也僅僅是一年的時間。
西夏也支撐不住了。
西北之地本來就非常荒涼,常年的征戰,未能從事生產。
錢財也被花光了。
沒有了錢財,也就不好買到糧食。
至於南下打劫大宋?
現在不被大宋出兵覆滅,已經是很好了。
而面對蒙古的鐵騎,西夏也未能堅持下去,李多祚帶著自己的親信跑了。
蒙古直接南下,佔領了西夏之地。
至此。
也紹興十年冬。
蒙古成為了新的大金,成為了大宋現在最強大的敵人。
至於佔據了遼東的大金。
如今已經是縮在那裡不出來了。
他們早就看出來了,大宋這完全是坐山觀虎鬥,自己慢慢地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