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天晚上,鐘山發生了一場‘大戰’。飛沙走石,山崩地裂,四凶獸在眾目睽睽之下跌入地縫,下方迎接它們的是翻滾的地熱岩漿。
獸領一死,剩下的零星妖獸已經不足為懼。重華凱旋而歸,堯帝率眾以王者之禮相迎。掌聲如潮,呼聲如浪,眾人皆贊重華驍勇為人族除害,卻無一人看到他上揚的嘴角後面藏著多少落寞。
堯帝禪讓,重華即位。他建都智邑,完善律法,開誠議政。墾田地,種五穀,勵農興耕,安定國民,百姓談及無不豎指相贊。
被妖獸驚擾侵襲的日子一去不復返,再沒有人提及那段血淋淋的過去,卻並不代表那些事情已經完全過去。
妖獸又出現了,從北向南,一晚上可以禍害好幾個村莊。
北方,是鐘山所在的方向。
重華親自點兵披掛上陣,從南向北,直迎獸群。
妖獸白日隱匿無蹤,夜晚神出鬼沒防不勝防,此戰從剛開始人族就處於下風,還未到鐘山便已折損近半兵將。
有人說,如果能驅散厄夜,讓人們在夜晚也能點燃明火,就不用再害怕妖獸了。
又有人說,歷山曾受神明庇佑,那位神,可以化燭,逆厄夜而燃。
還有人說,那位神的血可以驅盡暗夜之厄,賦夜予明。
歷山的事被翻出來,重華與晟的過往更是被扒得清清楚楚。人們簇擁在他面前,聲淚俱下,磕頭懇求。他們覺得,神為世人犧牲是理所當然。再說了,只是放一點血而已。
神,又不會死。
重華回想起以前在歷山,村民們要求晟守護村莊,要求她療傷治病。他們也總說,神不就是該庇佑世人嗎?何況,我們只是這麼一點小小的祈求而已。
呵,好一個而已!
重華毅然拒絕,並派人抓捕造謠傳謠者。奈何,星火燎原,人們對夜晚有多恐懼,就會有多麼嚮往光明。心有執念,便能一往無前,更何況是那麼多人的執念。
重華的態度激怒了萬民,他們綁了他,押往鐘山,‘請求’神明為蒼生出面。
也是怪了,這一路不見妖獸侵擾,上萬民眾順利抵達鐘山,匍匐在神的腳下。
連跪三日,神明避而不見。眾人孤注一擲,將他們的王綁上火堆。
寧姒問:“這會兒他在想什麼?”
季牧之回答:“他在祈禱,祈禱她不要來。”
……
火燃起來,像吐著信子的毒蛇。
這一招果真有效。
神來了,那個總是穿著黃色裙子的姑娘還是少女模樣,她站在枝頭,看著被綁在火堆上的重華,笑得好不諷刺。
她說:“看,這就是你為之浴血而戰的族人。”
重華看著她,已經不再年輕的臉上露出笑容。他想,死前能再見她一面也好。
重華忘了,他們曾有過約定,約定有粑粑一起吃,有危險一起逃。
從來沒有遵守過約定的晟,突然想守諾一次。
她俯視匍匐在地上的人們,他們的眼中充滿渴求和希冀,還有隱藏在純善樸實背後的自私冷漠。
她覺得應該先禮後兵,於是說:“一人三支燭,換他一命。”
這裡有近萬人,一人三支,就是三萬支。這對她來說,是一次傷及元氣的消耗,也是她能做出的最大讓步。
有人心動,有人搖頭,有人選擇觀望,有人默默盤算如何奪取他人的燭。
有腦子反應快的出聲喊道:“大家別中了她的反間計,她是想讓我們起內訌。”
人有貪心狠辣者,即便蠟燭分到他們每個人手裡,誰又能保證不會對人奪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