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錯了!三皇弟朕錯了!可是朕沒辦法,是楊壽,是他一直在朕耳邊挑唆,是他說二皇弟功勳卓著,遲早有一天會弒兄篡位,如果朕不殺他,他就會殺了朕!”
榮安帝再也控制不住了,上前一把抓住平王林魁,顫抖的說道:“真的是楊壽的主意!朕是一時糊塗,才錯怪了二皇弟!
朕也沒想過要殺他,朕原本只想將他流放,是楊壽不肯,非逼著朕將二皇弟滿門抄斬!他說斬草不除根,林琛長大了就會來找朕報仇,到時候朕一樣得死!
我不想死,我天生平庸,二皇弟那麼聰明!他的兒子肯定也很聰明,我若不殺了他們,他們就會來殺我!”
說到最後,榮安帝已經神魂俱失,語無倫次的開始表述自己受楊壽蠱惑的事,言語錯亂,甚至連自稱都從‘朕’改成了‘我’。
“你就算再有苦衷,也不能對你的親兄弟下毒手啊!他是你的親二弟,我的親二哥!
當初初登帝位,是怎麼跟我和二哥保證的?你說你會做一個好皇帝,你說我們三兄弟一起振興大夏,永垂青史!
可是你做了什麼?你看看你自己如今都做了什麼?我沒有你這樣的大哥!你不配當我和二哥的兄弟!”
平王林魁痛哭失聲,激動的一把揪起榮安帝,狠狠將他推倒在地。可在推倒榮安帝后他自己也渾身顫抖,搖搖晃晃的幾乎都站不住了!
林琛見狀,立刻上前扶住他,眼裡也是熱淚滾滾,渾身充斥一股悲愴之氣。
“三皇弟,你相信我,我真的是一時糊塗!你原諒我吧!我真的不想殺二皇弟,我不想啊……”
榮安帝跌坐在地上,神情悽惶的伸手拽住平王林魁,不住道歉。此刻的他彷彿又變回了那個平庸的大皇子,魯鈍懦弱,一無是處。除了會聽信讒言,自己毫無主見。
當初做皇子,太子時,還有先皇和兩個兄弟給他收拾善後,可如今先皇不在了,給他善後的兄弟死的死,離得離。他再也沒有倚仗,再也沒人拍著他的肩膀說:哥,回家睡吧,接下來的事交給我。
他突然想起自己當初還是皇子的時候,每次犯錯都是二弟林遠在他身邊維護他。
每次他受罰,也都是兩個弟弟為他分擔刑罰。其他皇子都只是遠遠看著,幸災樂禍,只有這兩個親兄弟,一次又一次的幫他,護他……
可是如今,什麼都沒了!
二弟死了,三弟不認他了,他只剩孤家寡人,再沒人幫他振興大夏,保護江山……
“我錯了!三弟,我錯了!你原諒我吧!”
榮安帝卑微的跪跌在地上痛哭著認錯。
“你該認錯的是二哥,不是我!”
平王悲痛的推開他,不予理睬。
榮安帝抬頭,淚眼朦朧的望向林琛,突然一把抓住他的衣袖哀求道:“二弟,我錯了!你原諒我吧!我不該聽信楊壽的讒言,害得你枉死!都是愚兄的錯,可你也知道,哥哥一向蠢笨,不是故意要害你的!二弟,你原諒我吧!”
林琛望著已經因驚懼愧疚認不得人的榮安帝,內心也是一陣掙扎。他很想手刃仇人為父母申冤,可是眼前這人是他親大伯。
從三皇叔口中他知道,原本大伯,父親和三皇叔兄友弟恭,在皇室中是個牢不可破的團體。可自從大伯當了皇上,就對他和父親百般猜忌。
原本的兄弟情誼早被他拋之腦後,最後更是做到將兩個最信任的兄弟貶至邊陲的地步。
可即便這樣,他和父親都不曾怨恨過大伯,直到父親被楊壽以通敵賣國的謀逆大罪抓捕起來,他們才知道,原來他們心目中那個敦厚的大哥早已經面目全非。
但是,直到父親死之前,他都沒有真正怨恨過大伯,只恨自己能力不足,不能讓大伯看清奸臣的真面目,被楊壽那個奸賊玩弄於股掌之間。
這種無力和悲傷才是父親此生最大的遺憾!
自從知道父親的真實想法後,原本對大伯痛恨至極的他,才決定遵循父親的遺願,如果大伯可以悔改,就保全大伯和父親三皇叔的兄弟情,不揭穿他的罪行。
看著眼前對他痛哭懺悔的大伯,他內心幾度掙扎,一時難以下決斷。
唐小悠看著眼前卑微的榮安帝,抬手取出事先擬好的聖旨,邁步走到榮安帝面前。
“皇上既然有心悔改,那便將帝位讓給林琛,從今以後青燈古佛,為自己的兄弟恕罪一生吧!這是平王和雍小王爺,對你最後的寬待。”
榮安帝呆呆望著那聖旨,上面寫著,他會下令處死奸賊楊壽,嚴懲其黨羽,然後因為內疚沒有及時看清楊壽的真面目害得雍王冤死而決定引咎退位,將帝位傳給雍王之子林琛,自己則入天寧寺出家,一生青燈古佛為自己的過錯懺悔。
看完之後,榮安帝卻喃喃搖頭道:“不行,楊壽手裡拿著我的密詔,如果我下令處死他,他一定會將之公佈於眾,到時候我照樣身敗名裂!”
“皇上放心去出家,剩下的事情交給我們,那道密詔絕不會有公佈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