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派兵在御史大夫返程途中,幾次三番刺殺失敗,最後又被抓了活口,吐露了實情,害他父王被下了大牢。
南蠻王世子擔心天亮後自己也要被捕入獄,就連夜帶兵跑了。
城裡一直隱在暗處佈置的二公子,聽說南蠻王被下大獄,世子也帶兵潛逃。
他就知道他們完了,只好也收拾行囊也跟著逃離京城。
誰知羊入虎口。
禁軍追了幾天天,老大沒抓到,倒是抓到了老二,也算是意外之喜。
大理寺不敢對皇孫用刑,審問了三天,一直僵持著。
後面無奈請示了皇上後,允許用刑,南蠻王二公子才受不住全部招認。
所以今日整個王府才會全部都被下大獄。
第二日大理寺就把審問出來的結果遞給皇上。
“這個混賬,居然全是他乾的。”皇上暴怒,大發雷霆,差點又一口氣喘不上來。
已經一個多月都沒出過宮,一直在偏殿候著的太醫院老院正,趕緊過來給皇上施針,才讓皇上緩緩出了一口氣。
“皇上,您一定不能再動怒了!任何一點的情緒激動都不行啊。”
皇上靠在靠枕上,深吸了幾口氣才說:“傳朕旨意,廢除南蠻王藩王之位,貶為庶民,不日將派兵收回南蠻封地,南蠻王府上下押解進京監禁!”
大臣們都沒有意見。
想到禁軍還在追擊,皇上又道:“已經幾日了?這麼久都沒有追到,也追不上了,先傳喚回來吧。到時候派大軍去南蠻宣讀聖旨,收回南蠻,押解南蠻王府所有子嗣進京。”
聖旨宣讀之後,朝堂上下都震驚了,五石散居然是出自南蠻王之手,還安插了人引誘前太子服用,禍害一國儲君。
而且連金縷玉衣也是他蒐羅來找人進獻給太子,陷害前太子。
但是前太子也不是完全無辜,讀了幾十年聖賢書,居然都能把金縷玉衣拿去當壽禮。
可見他也是越來越昏庸,大夏朝要是交他手上,離落敗也不遠了。
前太子的事情水落石出後,洛陽王跟漠北王也被放了出來,但是立儲一事已經白熱化,他們現在出來也插不上手了。
“皇上,出兵南蠻一事還需從長計議,太子與南蠻王一事,暫且可以告一段落。眼下冊立太子一事,迫在眉睫!臣懇請皇上立遼東王為太子!”
“請皇上冊立遼東王為太子!”
寢宮眾臣紛紛響應宰相,一起跪下請立遼東王為太子。
這是他們幾次商議之後的結果,只要種子的事情屬實,請立遼東王為太子乃眾望所歸。
不然不管立哪個藩王朝野上下都有話語,而且新太子也壓制不了遼東王。
遼東王進獻的良種功勞巨大,推廣開來,天下無飢將不是夢。這是惠及天下百姓的大好事,大夏朝將更加的繁榮昌盛。
而且他本身的優勢也很明顯,不管是立長立賢,還是子以母貴,他都佔全了。
皇上不再猶豫:“准奏!命翰林院草擬聖旨,立遼東王為太子。”
他至始至終從沒想過要立太孫為儲君,即使太孫一直在他身邊長大,深得帝心。
但是他彈壓不了各路藩王,藩王們根基深厚,立他為儲,諸王不服,離兵變也不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