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一百二十九章 快蟹—5

隨後幾天,陳信一邊安排各部門總結改正演習暴露出來的問題,一邊開始慢慢放權給已經開始熟悉政務管理的各部門主管。

民政方面有民政部及其下屬各堂,如果陳信不在,緊急事件可以由部長和各堂主管組成的幕僚團投票解決。

軍事方面有總參謀部及其下屬各司,出兵作戰,如果沒有總參的命令,那就是叛亂,殺無赦。

這裡面有很多重要職位都是生化人擔任的,再加上重新整編部隊時使用的各種明暗手段,只要黃臺吉和阿敏不來找麻煩,陳信絕對不擔心對整個集體的掌控。

就這樣一直等到了五月十一日那一天,軍情司在遼西地區的密探讓鷹隼送來了情報,後金和大明的錦州會戰開始了。

得到了訊息的陳信立刻命令執行早就制定好的遠航行動。

參謀軍官在各船負責人的帶領下,挨個檢查了每一條船上裝載的食物和水,保證不會出現飄在海上的時候就斷了補給。

之後又檢查了一遍船隻的維護、船上火炮的保養、各種帆具纜繩的磨損和備件。

參謀們檢查,沒有任何問題後,才在檢查合格的檔案上簽字。

之後就是這次出海人員的集結登船工作。

陳信早就知道,在這個時代,水運的便利絕不是陸路所能比擬的,所以在平時的軍事訓練中也加入了抗眩暈訓練,也就是後世中國裝甲步兵的入門級訓練—腹部繞槓。

最早整編出來的第一個中隊,其他技術說不上全軍最出彩,但是在腹部繞槓這一訓練科目中全部是評價優秀的人員,能夠在海上保證完整的戰鬥力,這比其他任何戰術能力都要重要。

早就做好了準備的第一中隊全體5個連外加各直屬火力、偵查搜尋部隊的兩個連、遊騎兵部隊的一個連、警衛排和一些陳信的親隨,分別乘上了10艘最近從南方支隊調來的“快蟹—5”式快船。

南方支隊佔據的麗江作為陳信的造船工業基地,幾個月以來也沒有停下發展的腳步。

由於那裡本來就有船廠,陰乾的木材非常的多,南方支隊在那裡成系統,批次性的不斷改進著船隻的效能。

第一批次,只有1艘,是用來熟悉造船技巧的,選用了大明的蜈蚣船作為仿製物件,只是在船帆上加上了滑輪組,減少了操帆手的人數,並且把這一船型改叫快蟹。

第二批次,有2艘,在原來快蟹船的基礎上增長了三分之一左右,船體也改成了流線型,速度更快了,並且把原來的平底改為了適合在海上航行的尖底。

第三批次,有5艘,增加了一門打10斤鐵彈的船頭火炮,船體在原來單層甲板的基礎上又增加了一層輕薄的頂層甲板,並且在最上層甲板中軸線上填上了5門可以360度角旋轉的80斤小號佛郎機炮。上次鴨綠江之戰,及時趕到的就是這個批次的快蟹。

第四批次,只有1艘,改成了鋼鑄龍骨,全面加強了結構強度,並且換裝了更大口徑的火炮,船頭龍骨處固定了一門發射20斤大鐵球的長管重炮,原來的兩桅杆也改成了3桅杆。

這一個型號的船改動最大的地方就是它的輔助動力,原來是有風起帆,無風或者需要加速時,由80名訓練有素的水手搖動兩側的40根槳櫓。

現在尖細的船尾改成了方形,在船尾水密隔艙處增加了一個銅製的螺旋槳,透過一組固定在最底層船艙,多人腳踏車式的驅動裝置。

這套裝置只需要10個人為一組一起用蹬踏踏板帶動鏈條驅動齒輪,齒輪驅動螺旋槳,達到節省人力,增加船速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