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到對義州、明州地區,近期的發展有了一定的瞭解之後,陳信就和集合起來的軍官們一起開會商量了一下軍事問題。
“我在海上的時候,接到了幾份報告,說是現在的編制有些問題,現在你們具體的說一下。”
隊長首先站了出來,解釋道“將軍,這件事情我來報告吧,在你走後,我們根據原定計劃向東部山區擴張,而我是執行東進計劃的軍事主官,親身經歷了東進時期的所有戰鬥。
在山路丘陵地帶行軍時發現,4個連外加直屬隊編制的中隊,在遭遇突然襲擊之後,列陣緩慢,轉向不便,雖然我們依靠優勢的武器和頑強的作風打退了無數次敵軍的襲擾,但是轉向不靈活重大缺陷還是沒有得到解決。”
陳信記下了這一條之後說道“你認為是編制的問題?”
隊長肯定的說道“是的,我認為是編制問題。”
“那麼,你說說具體情況。”
“我軍現在訓練的戰術,是以中隊為核心,遇敵後,所有的殺手排會集合在中路穩住陣線,火槍手則在兩翼發揮火力優勢。
但是在山區的實際操作中,山高林密的崇山之中,有時候雙方相距五六十米才發現對方的蹤跡,那時候根本沒時間擺陣型,只能依靠行軍時的佇列,以連甚至是排為單位接敵。
可是這時候就會出現,有些地方陣型厚實,有些地方陣型薄弱的情況,中隊指揮部根本無法同時做好4個連外加直屬隊的協調工作。
等到陣型調整完成了,要麼沒有火器阻攔,敵人已經衝到近前開始肉搏,要麼敵人已經被堆疊在一起的強大火器擊退了。”
陳信這下聽明白了,編制大了,下轄的單位過多,而軍官們又嚴格遵守戰術原則,把所有殺手排集中在中間,火器排在兩翼,在複雜地形上無法如臂使指的展開部隊。
開口問道“那麼,你們的意見是什麼?”
大貓開口道“我們在後來的戰鬥中做了幾次實驗,分析認為,中隊一級應該調整為兩個連,但是這樣一來火力就顯得有些薄弱了,我們又在中隊一級加上了一個火器排,這樣的話,在遇敵之後,所有人以連為單位迅速組成兩個基本陣型,然後緩慢靠攏在一起,另外一個火器排即可以加強前方的火力輸出,也能作為預備隊防止敵人從側翼襲擊。”
“這樣的編制,實驗效果怎麼樣?”
“在面對突然襲擊的時候,反應靈敏了許多,陣型的調整也很方便。但是面對突發狀況速度還是有些慢了。”
陳信盤算了一下。
一個班12人;
一個排,4個班算上排長和手炮,就是50人;
一個連,2個排算上連長和2名鼓號手,1名憲兵,2個醫護兵,就是105人;
一箇中隊,2個連算上中隊長、中隊副、4名鼓號手、和一個50人的火器直屬排、一個12人的步兵炮組,就是278人。
一箇中隊有兩個殺手排,共100人,按照規定以5列縱深展開的話,只有區區不到20米的正面寬度,在正面對抗後金等敵人時,陣線太窄了。
搖頭道“不行,不能縮減,你們只看到了在複雜地形的不靈活,可是在平原地形呢?兩個連的殺手排只能組成20米的正面防線,我們要多少個這樣的中隊才能組成一條有效的冷兵器防線,用來掩護火槍手射擊?”
隊長向來體恤士兵,見到陳信不同意,還是堅持問著“可是未來一段時間,我們還要在山區輪換出擊,如果不能快速有效的讓冷兵器護住火器陣線話,我們的傷亡恐怕會比較大。”
陳信想了半晌,突然問道“我們的火槍手,現在的發射速度是多少?”
大貓是軍事訓練司的司長,立刻回答道“合格成績為1分鐘1發,還有進步空間,不過那需要長時間訓練。”
陳信點點頭,在心中計算了一會說道“既然縮小中隊一級編制,會讓我們顧此失彼,那麼我們就直接從戰術上做改動。”
大家一起好奇的看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