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隊長率領先遣部隊,在軍事情報司的配合下,徹底佔領了筑前和筑後兩個地方的同時,海軍派出的一支分遣隊,運送著修整好了的2個步兵中隊加一個步兵炮連,開到了長崎港。
長崎作為幕府的直轄領地,並且還是整個倭國僅有的能夠和外國聯絡的兩個港口之一,這裡的防守力量很強,再加上去年被偷襲過一次,幕府為了防止這一個稅賦重地再次出問題,又專門在這裡增設了一支常備軍。
20艘快蟹,揚起風帆一起衝進港口,驚動了哨兵,他們立刻敲響了警鐘。
幾百名倭國鐵炮足輕迅速進入港口周邊建設的土臺,用小口徑的火炮和火繩槍不斷的向著快蟹射擊。
快蟹艦隊組成兩排橫隊陣列,不斷的划著弧線輪流從倭國陣地前方掠過,船上的10斤長管重炮發射的威力巨大的鐵彈,一枚枚的砸在土堆之上,不過兩輪射擊,土臺內的敵人就被迫撤退了。
在海軍長管10斤炮的掩護下,陸軍直接強行登陸長崎港口碼頭區,輕鬆擊潰了已經被火炮轟擊的狼狽不堪的幕府軍後,大軍立刻跟著潰兵衝進了城。
接下來就是巷戰了,煊軍去年改換的編制體現出了他靈活的特點,兩個中隊以連為單位分散在各街道上,然後下面再以班組為單位互相掩護推進。
佔到了整個編制6成以上的各種精良火器,給予了任何敢於出現在狹窄街道上敵人猛烈的打擊。
而躲在房屋中想要近戰的幕府軍也被靠牆走的殺手組牢牢的擋住,然後被火器和長矛一一擊殺。
已經和平了十幾年的幕府軍隊完全不是煊軍的對手,被打的抱頭鼠竄。
更可悲的是,由於這些底層計程車兵吃常年不飽飯,所以哪怕是逃跑都有氣無力的。
煊軍士兵們長期接受高強度、大消耗量的訓練,已經習慣了長跑和負重作戰,加上充足營養的伙食供應和精良的作戰裝備,大戰結束後,這些逃跑的幕府士兵沒一個能夠跑掉的,全部被抓進了俘虜營。
等一切塵埃落定,陳信帶著幾個參謀乘船來到了這裡,準備恢復這裡的秩序,並建設己方統治機構。
走在已經清理乾淨的長崎商港大街上,明顯能感覺到此時的長崎因為戰爭,還有些蕭條。
但是將士們軍紀嚴明的做派,還是使得煊軍在幾天內得到了此地商家們一定程度的信賴,商業活動逐漸的開始復甦了。
這已經是第二次攻佔長崎了,去年的時候,因為缺少工匠問題,陳信曾經親自帶兵來這裡劫掠過一次,還拔出了這裡的荷蘭商館,荷蘭人一年才能來長崎進行一次交易,再次攻佔了這裡後,發現荷蘭商館還是一片廢墟。
上次來也匆匆去也匆匆,不過和上次不同,這一次陳信就不打算撤走兵力了,這裡將會成為己方的勢力範圍,未來還要變成中華國土。
江戶幕府擊敗所有反對派,徹底控制了倭國之後,明確頒佈了“一國一城”
的法令,也就是說一個諸侯國,只能有一座修建了城牆的城池,這是為了防止大名們積蓄力量,再次反叛。
這一條法令,無疑是大大的方便了陳信對於九州的攻佔。
控制了長崎之後,兩個步兵中隊立刻以連為單位散開,在海軍的配合下,掃蕩四周地區,清理那些會對己方統治造成威脅的武士和士大夫階層。
在這個農忙時節,各地都在田間地頭上忙碌著,就連士兵們也全部回家幫忙去了,偶爾集合在一起的那些所謂的武士們,也是承平日久了,絲毫沒有什麼警覺性,四散開的部隊進展非常的順利,迅速的攻佔了整個肥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