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一百八十八章 後撤

女真騎兵和民兵中隊雙方几乎同時開始了各自的射擊,鉛彈和箭雨在各自不同的軌跡上前進著,時間彷彿在這一刻停止了。

按照煊軍的,民兵們是不會全員配備盔甲的,他們只是預備役而已,發給他們的工資也不叫軍餉,而是叫做補助,沒有什麼大事的時候,每個月只訓練5天時間,訓練一次就發一次補助。

當然了,因為現在煊軍佔領的土地都是從別國搶過來的,這些民兵也擔負著幫助武裝警戒部隊一起穩定社會治安,鎮壓地方起義、暴亂的責任,所以還是配發了一定數量的盔甲。

不過哪怕是這樣,他們的著甲率大概只有10分之1,只有那些基幹民兵能夠配發盔甲。

不過在這一次軍事總動員之後,為了減少作戰時候的傷亡,各地的戰備倉庫都被開啟了,儲存起來的各種備用、繳獲、退役下來的盔甲全部被取了出來配發給了民兵部隊。

軍官自然穿的是煊軍最好的二年甲式制式棉甲,從上到下全身防護,加上軍官專用的最新鋼製插板,防護力絕對冠絕這個時代。

民兵們就差一些了,基幹民兵能夠獲得備用的二年式乙式防彈衣,輕便的同時,還能防護胸、脖、小腹等要害部位。

普通民兵就比較慘了,只能裝備以前淘汰下來的各種鎖子甲、鐵扎甲,還有繳獲來的朝鮮鐵甲、倭國具足,五花八門的看上去簡直就像是不知從哪裡冒出來的敗兵一樣。

雖然不好看,可是為了安全,民兵們哪怕再不滿意,也沒人敢在作戰的時候脫掉這些陳舊的盔甲,反而是時不時的就要仔細保養一遍,把原本破舊的鎧甲弄得儘量整潔一點。

好在,因為民兵的特殊性,軍械廠專門為民兵們設計製造了一款統一的頭盔,讓他們有了一點正規部隊的樣子。

民兵們平時面對最多、最煩人的就是敵人的弓箭了,所以這一款頭盔有著寬大的圓邊帽簷,可以用帆布帶緊緊扣在下巴上,只要稍微低下一點頭,就能防止敵人拋射的箭雨傷到面門。

現在,這個雙方展開對射的時候,這些看上去破破爛爛的盔甲和精良的頭盔可算是幫了大忙了。

敵人騎兵射出的箭雨雖然沒什麼準頭,可是雨點一般的數量實在是很驚人,這些羽箭繞過盾車後不斷的從天空中拋射下來,叮叮噹噹的砸在鐵甲和頭盔上。

雖然不時有人因為羽箭角度問題被射傷,可是經過鐵質護具減速的箭頭已經沒有太大的殺傷了。

在軍官和基幹民兵們的鼓勵、呵斥下,普通民兵們手中一排一排的火繩槍不斷的打響,向著100米外的女真騎兵射出18.5mm的大口徑彈丸。

長矛排的戰士們站到了盾車之間的縫隙處,把長矛對著前面,死死的卡在腳下,防止敵人直接向著這邊衝鋒而來。

二年式火繩槍雖然已經從煊軍野戰部隊的武器序列中淘汰了,可這並不表示這種火繩槍不行了,50步內(75米)能夠對人體大小目標進行精準射擊,80步(120米)處仍然能在保證對面目標精確度的情況下,打穿精良鐵甲。

這種精度和威力,已經遠遠超過了此時大明、朝鮮、倭國主流的火槍了,只是因為野戰部隊有了更好的,才把他撤裝了。

可是因為這種武器的維護保養簡單,對發射藥不挑剔,擊發率幾乎達到百分之百等優點,在野戰部隊以外的煊軍隊伍中有著很聲望,武裝警戒部隊、民兵部隊、海軍陸戰隊等非常喜歡這款槍械,一直要求能夠儘量多裝備一些。

現在一排排的排槍不斷的射擊中,二年式火繩槍沒有辜負大家的期望,只要打中目標,無論是人還是馬,絕對當場斃命。

雖然有著很多重複射擊目標,再加上敵人略過速度很快,造成了每一次齊射死去的敵人和射出的鉛彈數量並不相等,可是死去的屍體還是在慢慢增多,最後推擠在一起的人和戰馬的屍體,阻擋了後面隊伍的前進路線。

後方的騎兵,他們不可能直接剎住,狂奔的戰馬不允許他們這麼做,後面還在衝鋒的騎兵也不允許他們這麼做,無奈之下,這些騎兵只能在更加靠近民兵陣列的地方重新找地方轉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