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管制措施已經是可刻不容緩了。
要知道現在王國已經完成了初步的掃盲工作,只要是在王國住了一年以上的居民,都能夠認識幾百常用字,看懂大部分的宣傳標語。
在王國居住三年以上的公民,就基本完成了初級教育中的識字課程,並大致學會了加減乘除運算。
這種情況下,已經有了報紙生存的土壤了。
另一邊,小學的建設也正在慢慢的進入了正軌。
現在的初級教育體系內,上學的可不是6、7歲的小娃娃,而是一批十幾歲,快要成年的青少年人。
在完成初級教育的同時,這第一批的小學生們,還接受了初等的師範教育。
等到明年,第一批超齡的初級教育畢業生從小學畢業。
這些人中的大部分都會安排去做老師,那樣一來,用於初等教育的小學,就能夠以井噴式的速度,建設起來。
等到這些新建的小學,完成第一個週期的教學任務,形成良性迴圈,王國將會源源不斷的收穫大量的小學畢業生。
而這些小學畢業生們,將會對王國形成反補,支撐起王國工業的快速擴張發展。
要知道,現在的工業雖然沒有後世那麼專業和高技術,但是也不是文盲能夠勝任的。小學的學歷剛好是個合適的程度。
到時候,合格的產業工人數量,將不再是制約王國工業能力的重要因素了。
那時候,大量的工人階級將會出現,這工人階級穩定,將會影響到王國未來的穩定。
所以,新聞媒體這一宣傳喉舌,一定要緊緊抓在手中。
輿論陣地就在那裡,自己不去爭取,就會被別人佔領。
對於新聞系統的重要性,再怎麼高估,都不為過。
陳信穿越前,那個“敵在蘇宣部”的真實案例,可是給了陳信很大很大的警示。
不過,現在想要辦報紙,還需要對工業進行進一步的升級。
王國現在的工業,在採礦、初級冶金、初級化工、初級機械、精密儀器、食品、菸草、紡織、建築等方面已經積累了一定的經驗。
不過,辦報紙,那還需要在造紙、印刷、還有運輸等等方面下些功夫。
那麼,就安排一名虎賁組建新聞行業籌備委員會,讓他們參與到下一階段的工業能力升級中來,慢慢的搞。
一邊組建王國第一個報社,一邊完善新聞審查制度。
陳信作為國王,實在是沒必要親自下場,去主抓這些事情,要是所有的事情都要他親自抓,那他早就累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