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怎樣的美味的美食,多麼美麗的女僕帶來的良好服務,都無法讓時間停滯。
休息的時間總歸是有限的,一個小時後,陳信就回到了自己的國王辦公室內繼續一天的工作。
接下來幾天,陳信正式開始履行國王的職責,不斷的接見下屬,安排各種工作,批覆各種檔案。
而下屬的各級單位,也在慢慢的組建之中。
陳信手下部門共分為內閣各部、樞密院、各直屬單位三大類。
其中,在第一大類內閣下屬各部門中,國務院是最早成立的。
因為它是內閣的直屬執行機構,可以直接從軍管會抽調人員建立。
在陳信下令組建內閣的第二天,就可以磕磕絆絆的開始工作了。
接下來,第二個建立的就是商業部。
在半年前,王國和尼德蘭人發生海上衝突的時候,陳信定下了突襲大員,佔領尼德蘭人在大員所有殖民地的計劃。
當時為了能夠在遠征的時候,有一個可靠的後勤基地,還派出了原本就負責開拓商路的陸明,作為外交使節和大員聖多明哥城的西班牙人聯絡,希望能夠租用他們的港口,作為報復尼德蘭人的後勤基地。
可是後來,因為國內的經濟、物資、人口等條件都在拖後腿,軍管會的大臣們也都認為現在樹敵太多,不宜遠征,所以陳信的那個突襲計劃只能作廢。
但是,接到放棄繼續談判指令的陸明,卻意外的在西班牙人那裡找到了商貿合作的機會。
西班牙人因為美洲大陸上大批金銀的湧入的同時,歐洲大陸上的生產力不能提供足夠商品的原因,出現了金融危機,急需要華夏聯合王國正在工業化中的強大產能的幫助。
商業部就是在那個時候,慢慢的和西班牙人的商貿談判中,組建出了自己的雛形。
現在,商業部反倒是組建速度最快的一個單位了。
不過,在陳信的規劃中,商業部除了主管貿易之外,還要負責協調王國內的工業體系,讓它們能夠有一個良好的發展空間。
陳信為什麼不設立工業部,而是把工業放到商業不裡面?這裡,就涉及到了王國的經濟制度了。
陳信在原本時空,那是公有制經濟體制的信徒。
並不是改開前單一的純公有制,而是後期的包含了混合所有制經濟體制的公有制體系。
只不過,因為陳信並不是學經濟管理的,所以,雖然極為推崇公有制經濟,卻也不敢在這個還在掃盲的國家實行公有制。
要知道,在後世,改開之後,國家也足足花了20多年,才算是初步捋順了這裡面的門道,讓國家經濟走上了快車道。
可是在那20多年中,吃了多少虧,損失了多少金錢、時間、還有浪費了多少的機遇?
在那20年中,又有多少專家、學者、領導人付出了心血?
陳信還真的不敢在自己建立的這個還在掃盲中的新生國家,為了自己的那一點小小偏好,來拿全國人民做實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