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四十九章 驚奇

亞洲海域,要說海盜的話,也就只有兩個地方的海盜算是成了氣候的。

其中之一,就是倭國地區的海盜。

日本因為遠離亞洲大陸架、土地貧瘠、人口增長過快等等方面的原因,養活不了本土那麼多的人口。

所以,才有了幾百年的戰國時代,村長之間不斷的械鬥,一方面因為各村長的野心,想要成就“不世霸業”,另一方面,就是因為他們生產力的不足,需要依靠著戰爭來減少人口。

不過,在這裡面總有些“聰明人”會另闢蹊徑,就有了靠海吃海的人出現。

這些想要靠海吃海的傢伙,因為造船技術和保鮮、防腐等技術的不發達的原因,無法大規模發展海洋漁業。只能想辦法幹些無本的買賣。

所以,慢慢的,日本就產出了大量的海盜群體,這些海盜,都是依附於日本國家體系上的一群渣滓。

他們向來信奉強者為尊,逐漸的合流在一起,成為了一個名義上的大海盜群體,幾十年前織田信長崛起之時,他們投靠了這個日本的第六天魔王。

後來,本能寺之變後,他們又轉身投靠了豐臣秀吉,為豐臣家出力,以換取一定的政治地位。

之後,在侵略朝鮮王國的戰爭中,這些日本渣滓被大明水師一頓教育。

從此這個集團就一蹶不振,再也不敢向以前那樣囂張跋扈了。

雖然不敢再炸刺了,但他們也還是海盜,不時的會打劫來往海上的小商船,非常的煩人。

第二股勢力,就是中國沿海的海盜勢力了,依託著大明發達的造船技術和各種豐富的資源,加上大明這個當時的世界重要貿易節點,大明海盜們一代代的稱霸著亞洲海域。

這些海盜中的佼佼者在發展到一定的階段後,就會想辦法建立自己的國家,開創新的事業。

不過,這也只是少部分的海盜而已,大部分的海盜都是得過且過,嚮往著大明的繁華。

他們並不願意到南洋或者其他清鄉僻壤建立什麼國家,在他們眼中哪怕是在大明受到通緝,躲躲藏藏,那也比去那些窮鄉僻壤受苦要強一萬倍。

雖然分分合合,爭鬥不休,但是,在整個大明,甚至是滿清前期徹底閉關鎖國之前,中國的海盜集團都擁有著極強的勢力,稱霸著整個亞洲海域,甚至是左右著南洋很多國家的興衰存亡。

當年,陳信帶著手下的軍隊,在征服朝鮮王國北方地區之後,因為日本的德川幕府禁止本國銅料出口的原因,打了一場“銅料戰爭”,攻佔了日本的九州地區。

在攻佔日本九州地區的時候,雖然王國還沒有建立,甚至於,連一個政府旗號都沒有,但是,當時只打出了煊軍這個軍隊名號的陳信軍,卻已經顯露除了極強的攻擊性。

為了能夠徹底的綏靖地方,讓王國的商船能夠自由的往來於幾個行政區之間。

也是為了徹底的消滅日本的海上勢力,從海上徹底封鎖日本,困死這個國家,王國專門對於此地的海盜和造船廠進行了打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