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道披甲情況,根據情報部門和前線偵查部隊觀察匯總,敵人以兵員的民族不同,而有所區別。
女真韃子全員披甲,至少都是鎖子甲、扎甲、棉甲,還有一部分擁有雙層重甲。
至於蒙古韃子,則各不相同,大約是有三分之一的披甲率,但最多的是皮甲、半身家,少部分扎甲、鎖子甲,基本上沒有雙層重甲的存在。
高麗人組成的主力部隊更是不堪,最近一年多時間,上京地區幾乎全部的鐵料都用來打造火器,用來裝備現在的這支軍隊,所以,他們根本就沒有披甲。”
有一名老牌的參謀皺著眉頭說道“沒有披甲?那豈不是說,敵人的運動能力要超過全員披甲的我軍了?這對於山區作戰的我軍,是不是有不利影響?”
另一名陳信看著非常面熟的參謀也是憂慮道“是啊,我也擔心,山區路本就途崎嶇難行,敵人要是在機動能力上超過了我軍,在山區作戰的時候,就容易出現意外,需不需要把山區作戰部隊的護甲給取消掉?”
反倒是坐在陳信不遠處的幾名新面孔一起搖頭,然後互相作勢謙讓了兩下,推出一名代表解釋道“不,我倒是認為,不需要取消山區作戰部隊的護甲。因為我軍和敵軍是有著本質上不同的。
敵軍大多數兵員都是抓來的壯丁和奴隸,只要發了武器,並且在那些所謂的【主子們】的帶領下,還有後方督戰隊和嚴酷軍法的脅迫下上戰場,跟著衝殺拼命就好。
我軍則是由受過完整軍事教育的職業軍士和軍官們帶領著,接受了愛國主義教育的良家子義務兵們共同作戰。
職業軍官和軍士們的職業素養和作戰意志自然自不必多說,大家也都清楚我們的職業軍人們有多麼的優秀。
單說說良家子們從軍的義務兵,這些義務兵們,都是從大明來的移民,在王國可都是有著遠超大明的優渥生活,經歷過明國的動亂、流離失所後,他們都清楚的知道現在生活的來之不易。
在保衛家園、保衛勝利果實、保衛祖國的心理下,我們的戰士們主觀能動性就遠遠優於敵人那些被抓的奴隸兵們。
這是從意志力方面說的,我們再從經濟上來說一說。
敵人是什麼經濟狀況?奴隸制的小農經濟,而且,在人口不足,生產力不足的情況下,敵人方面參軍人口居然超過了全部人口的十分之一還多,簡直是聳人聽聞。
沒有國家組織的水利工程,很多的小奴隸主種地收成後,連他們自己都吃不飽肚子,更不用說繳稅養軍隊了。
後金方面除了一部分嫡系之外,大部分的軍隊,幾乎都是常年處在吃不飽肚子的狀態下。
在不打仗不搶劫的時候,後金的普通士兵一個月都不一定能見著一次葷腥。
說句題外話,這也就是為什麼後金方面總是屠殺不斷,軍紀敗壞,而我軍卻能夠做到對百姓秋毫無犯的癥結所在了。
營養不足,敵人從努爾哈赤時期流傳下來的所謂水練、火練的練兵強度,也就是和明國軍隊紙面上的7天一操的普通訓練強度差不多而已。
可是我們不同,王國已經進入了初步的工業化時代,首先在裝備上就強於敵軍。
因為國內工業能力強大,從國外入口原材料,出口大量工業品,貿易順差兼且賺取剪刀差的情況下,王國有著充足的錢財補貼農、牧、漁、副業。
我們可以驕傲的說一句,我國上下已經解決了溫飽問題,再也不會有吃不飽飯的情況發生。
在糧食充足的情況下,大量空曠的土地上養殖業等副業也極其的繁榮,所以王國的軍人每天都有肉吃。
我軍的徵兵比例也是極低的,大約不到總人口的百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