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上駕到。”隨著一聲嘹亮的通報聲,陳信身著一件最新的,繡著金色花邊的6年式陸軍軍服,扶著一柄制式軍刀,快步走進了剛剛組建完畢的,位於義州一處軍營內的指揮部。
值班軍官高聲命令一聲“立正。”
一聲整齊的靴子腳後跟磕絆的聲響中,在指揮部內的所有軍官一起起立,目送陳信一路走過,最終達到上位。
今天,是組建對後金作戰總指揮部以來的第一次戰前通報會議。
可是陳信的帥氣只是堅持了不到1分鐘,就破功了,解開風紀扣不斷的扇著風。
天氣實在是太熱了,剛剛從王宮趕路到這裡來的陳信,也沒有了多說話的心思,在大家行禮過後,示意大家一起坐下。
轉頭對著一邊的是從命令道“給在座的諸位送上冰飲。”然後才對著坐下的諸位軍官說道“天氣實在是太熱了,大家都放鬆一點,注意不要中暑了。
呵呵,在設計這套軍服常服的時候,只注意到了威武好看了,反倒是沒注意季節因素。真是失策啊。”
一個小小的自嘲,讓指揮部內悶熱的空氣稍微的鬆快了一點,大家紛紛有樣學樣的開啟風紀扣。
在喝了一碗在深井裡面鎮過的綠豆湯後,陳信才命令參謀們開始今天的戰情通報。
薪火6年4月,華夏聯合王國從各方面得到密報,大明寧錦防線的守軍前出大淩河築城。
隨後,後金方面和大明開始互相試探著交鋒了幾次。一直到7月,後金決議發動5萬騎兵,準備正式對大淩河城動手的情報也從後金傳了回來。
與此同時,後金方面為了牽制王國,他們那遠在朝鮮上京地區的,由蘇克薩哈和安不擼帶領的後金殘部,也開始搞起了小動作。
首先就是有哨探不斷的在邊境地區遊弋,偶爾的,還有少部分敵軍,從山區翻越過邊防線,向著王國內部滲透。
在小規模的精銳對決之中,王國的軍隊可不會處在下風,各種作弊利器齊上,沒有讓敵人討到好處。
不過,雖然敵軍的小規模哨探被消滅了,但敵人這麼一出打草驚蛇的套路,也讓王國把目光從遼東地區轉移了過來,盯緊了朝鮮地區的後金軍隊。
當時間到了8月份,遼東的後金軍隊正式開拔前往大淩河城之後,朝鮮地區的後金軍果然改變了之前小家子氣的手段,有了大動作。
總計8萬多人的後金朝鮮方面軍,分城了兩路開出了上京和周邊城池。
其中第一路的大軍沿著虎飛嶺山脈的東路進入了深山之中,前線的偵查部隊一直在緊緊跟隨著這一波的敵人。
我們已經確定了敵人的前進方向是王國,這一點絕對沒錯,但是敵人具體的目的地,還不能明確。
不過,根據一些敵軍行動的細節上,王國參謀部分析認為,敵人很可能是在做佯動攻擊,想要妝模作樣的吸引王國軍隊的注意力,為黃太吉進攻明國打掩護。
一旦我軍向這一路敵人進攻的話,這一夥敵軍很可能會撤退。
而後金第二路大軍,則在汶山、板門店、新碳一帶依靠著群山組織防線,設立堡壘,似乎,是打算嚴防死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