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三百二十二章 終於等來了期待已久的情報和總結

這一次,沒有讓陳信等待太久,他所熟知的歷史,雖然在他這個巨大蝴蝶的煽動下,有了些許的偏差,但是,畢竟陳信本人大部分的精力並沒有放在大明內部。

陳信主要折騰的是外國曆史,所以,大明和後金之間的歷史還是順著巨大的慣性在前進。

比歷史稍微的晚了幾天,在十一月初九,高山觀測部隊的指揮官田建武激動的來到了陳信的面前,親自向陳信匯報“大淩河城守軍,向後金投降了。”

陳信一時間,思緒百轉千回,他此時的心思頗為複雜。

一方面,大淩河城中的大明守軍已經盡力了,他們履行了自己的職責,只是糧草斷絕無力突圍而被迫投降。

可是,另一方面,陳信作為一個古典的華夏人,心中對軍人這個職業,有一種天然神聖的嚮往,在他心目當中,軍人,特別是華夏的軍人,不應該出現投降之人。

雖然他知道這不過是個幻想,但是,畢竟這是他心底最後一絲的淨土,他不願意看到有人玷汙華夏軍人這個榮譽。

“好在,這不過是封建時代的一支封建軍隊,並不是後世的解放軍。”心中彆扭之下,陳信只好這麼安慰著自己。

乘著陳信糾結的這段時間,秘書處迅速把田建武送來的最後一份文件給補齊了,綜合成為了一份《大淩河戰役》的厚實資料,然後,遞送給陳信觀看。

陳信翻閱著資料,同時在老白的幫助下,他也慢慢的回憶起了當初看書時候的點點滴滴,兩相對照之下,頗有趣味。

大淩河之戰,是一次極為重要的,在史書上留下了濃墨重彩一筆的一次戰役。

在第一次入寇大明,從北方草原上千裡奔襲京畿地區之後,在後金眾多年輕軍官當中取得了崇高地位的黃太吉,便以兄長身體不好,需要多加休息的名義,取消了努爾哈赤時期制定的四位大勒按月輪流執政的作法。

而且,黃太吉為了進一步加強自己的權力,在大淩河之戰打響之前,他便模仿明朝的制度,組建了六部,即吏、禮、戶、兵、刑、工等六部。

六部的負責人,全部都是女真當中的皇親國戚,全部被封為貝勒爵位。這些個所謂的貝勒全都是女真當中的年輕一代,他們均直接接受黃太吉的領導。

這是封建性質高度集權的政治體制,黃太吉在鞏固權力的道路上不斷的穩步推進,代善和莽古爾泰的權力則被進一步虛化和削弱。

對大明京畿地區奔襲的成功,使得女真人們從錦寧戰敗,努爾哈赤死去的陰影中徹底的解脫了出來。

從這一次行動當中,他們看到了大明軍隊的懦弱和無能,看到了大明王朝正在逐步的走向虛弱,更是進一步堅定了和大明鬥下去的信心。

在那一次奔襲作戰當中,後金掠奪了大批人口和財物,國力大為增強。

總之,千里奔襲之戰使皇太極擺脫了政治危機、軍事危機和經濟危機,後金政權由此開始走上正常發展的軌道。

另外一邊,原本已經準備頤養天年的老臣孫承宗,在後金第一次入寇之戰時臨危受命,總督軍事。

他不負崇禎之託,很快收復了永平四城,然後對關內軍事防務作了認真的調整。

接著在崇禎四年正月的時候,孫承宗又以古稀之年再次掛帥,總領關外軍務,並按照當初他定下來的方針,再次開始執行他本人的策略,也就是第三次搶築大淩河城。

大淩河城是遮蔽錦州的重要防線。如果大小淩河能夠修得像寧遠一樣,那就等於在山海關前又多了一道雄關。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