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莊猜的沒錯,那多爾袞的內管家,是奉了多爾袞的命令,前來吳良輔的營地,“勸”吳良輔一起動手,對付黃太吉的。
沒錯,就是今夜,多爾袞準備篡權奪位,報那黃太吉活埋他母親的仇。
本來,內管家和他所帶的人馬,基本上已經“勸服”了吳良輔了,可是,哪想到,在這個節骨眼上,嘎達梅帶著部落的所有精兵一起到來了。
這時候,內管家只好暫時裝作什麼事情都沒發生,一邊屏退了帶來的軍隊,只保留了幾個護衛,然後一邊和吳良輔一起迎接了這位黃太吉眼中的紅人。
嘎達梅見了內管家之後,也是驚訝,不過,他以為內管家不過是來串門的,沒多想,立刻“勸”吳良輔一起起兵誅殺黃太吉。
誰想到,這嘎達梅居然也是前來“勸”吳良輔,一起誅殺黃太吉的?雖然內管家和他一樣,但是,他們倆的最終目的絕對不一樣。
多爾袞誅殺黃太吉,是為了奪取大金國的大汗之位,可是,一旦讓這個嘎達梅做成了這件事情,那說不定,蒙古諸部落就要和大金國分道揚鑣了。
這怎麼能行呢?內管家立刻摔了杯子,他帶來的大軍從暗處衝出,和嘎達梅一起對峙了起來。
嘎達梅是個倔強的性子,堅決不肯退讓,而內管家,身負多爾袞的吩咐下來的重任,還有他們正白旗好幾萬人口的身家性命,自然也是不願意退讓。
可是,現在他們誰都不敢動手。
今夜,他們不約而同的,選擇了動手做事,然後,又都不約而同的選擇了吳良輔這個點,並不是意外。
而是因為,黃太吉周邊駐紮的,基本上都是他親領的正黃旗,還有那支精銳的巴牙喇營,只有這吳良輔這一個點,是一個突破口。
黃太吉此時,還未接到祖大壽去而不回的訊息,所以,他還是期盼著,祖大壽能夠帶領屬下獻了錦州。
這樣一來的話,這一道阻擋了他們足足幾十年的堅城,就會成為他們進攻明國的一個堅固橋頭堡。
為了這個渺茫的希望,黃太吉已經付出了很多了,他不在意再多付出一點,所以,在安排營地的時候,為了表示親善,祖大壽的侄子祖澤潤、祖澤洪兩人,就被安排在了理他最近的地方。
兩人呢不愧是跟著祖大壽混過官場的,立刻明白了,自然表示了一番感激涕淋之類的話,然後,為了表示對黃太吉的忠誠,還有關心,他們派出了手下最“精銳”的一隊人馬來堵這個口子。
當然,精銳啊,說的,就是樣子看上去最漂亮,畢竟,黃太吉也只是口頭上的實惠而已,他們要真是把最精銳的那兩千鐵家軍給派過來,黃太吉肯定不放心啊,還得找個理由把這些人調走。
所以,就只能找那些個看上去光鮮亮麗的,還沒什麼戰鬥力的。
而吳良輔,正是祖澤潤手下的將領,並且,這傢伙的隊伍向來就是他們祖家軍用來應付明朝兵部點驗時候的樣子部隊。
在這種時候,這一支光鮮亮麗還沒什麼作戰經驗的軍隊,當然就被派上了用場。黃太吉和祖家人皆大歡喜,關係又“親近”了幾分。
所以,吳良輔這裡,是距離黃太吉最近的,一個薄弱點。
如果出其不意,一定能夠順利的解決掉黃太吉本人。
可是,這件事情有一個前提,那就是,不能驚動吳良輔營周邊駐紮的那一支巴牙喇營。
巴牙喇營,是努爾哈赤時期,組建的精銳部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