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列密集的佇列中,騎兵們手執著細長的馬刀呼嘯而來,直直的對準前方,藉著對沖馬力,不需用力揮舞,只要在相遇、錯身而過的時候握緊刀柄輕輕一摸,就能帶起飛舞的肢體和一蓬蓬血雨。
稀疏多了的佇列在面對複雜地形的時候,確實是有著優勢的。特別是在對面敵人停下來無法行動的時候,就更是如此了。現場幾乎就變成了一場個人武術的大比拼。
不過,哪怕隊形再稀疏,也不可能拉開散兵線,總有一些倒黴的傢伙,會被分配到不好的地形上面。
可是,這就是戰場,不能由得他們自由選擇,沒有辦法,在戰亂時期當兵本來就是把性命系在褲腰帶上的活計。
即使前面是成堆的後金軍,這一部分倒黴的戰士們,也只能狠著心一頭撞上去,幸運的,能出現奇蹟存活下來。
可大部分被分配到不太好的地形上的倒黴騎手,只能被強大的慣性掀得高高飛起,然後又砸入到後面的後金騎兵陣列裡面去。
當然,失去速度之後,第三列的華夏騎兵也立刻調整方向,殺了出來。
這個時候,第一輪衝擊中脫離出來的華夏騎兵,已經在後金軍另外一個側翼方向上重新整隊,做好了衝擊的準備。
就在第三列騎兵剛剛完成脫離的時候,侯營長再次帶領第一列騎兵隊伍,發起了二次衝鋒。
按照軍事作戰條例的規定,衝鋒中,騎兵部隊的最高指揮官有權力決定衝擊的時機、次數、方式。
在侯營長看來,現在就是個絕好的機會,他當然不會猶豫。
可惜,就是沒時間給燧發轉輪手槍裝彈,這玩意好用倒是好用,可是複雜的燧發機構和彈膛裝填方式,無法做到連續使用。
裝一次彈至少需要三到五分鐘時間,有這麼長的時間,敵人那邊,恐怕早就再次做好了衝鋒的準備了,哪裡還會定定的待在哪裡,等著己方去攻擊啊。
這個時候的後金騎兵陣形,已經會和了所有人馬,就連那些落在後面整隊的後金騎兵,也在這段時間內衝了上來,會和進了佇列裡面。
這些後續加入進來的後金騎兵們,可不會盲目的衝到最前面去,按照軍中的規矩,為了不打亂前面交戰的陣形,他們必須從後面補充進來。所以,後金軍陣形現在變的很厚實。
對這些人員集中的地方,第二次衝擊而來的華夏騎兵在密集隊形中,無法做出迴避動作。
一部分,剛才沒有打完手中轉輪手槍彈藥的騎兵,在近距離上發動了猛烈的攻擊,給自己開啟了一條較為安全的衝擊道路。
而大部分在剛才脫離戰術中打完了手槍彈藥的騎兵,只能只能硬生生衝上去。
他們面對著停下來的敵軍,是有一些優勢,可是,相應的,危險也大大增加了。
衝上去的騎兵,即便擊殺了前排的敵軍,自身也要遭受對方後排騎兵的攻擊,或者便是與同樣不能躲開的對方騎兵撞到一起。
後排的後金騎兵們揮舞兵器要攻擊身邊衝過的華夏軍,但華夏軍這一次,即不減速也不調轉馬頭向側翼轉去,這一次,侯營長選擇了徑自往前繼續奔弛衝鋒。
轉眼間,雙方就錯身而過了,陣型厚實的後金騎兵陣列被衝撞的陣型大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