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為什麼偏偏選擇了遼南地區的旅順作為突破口呢?
沒辦法,海運也是有著很多限制的,上岸的地方如果沒有碼頭,就不可能投送大批的騎兵。
而面對後金軍那高達10萬以上的騎兵力量,或者說是騎馬士兵,華夏的步兵機動力又不夠,無法做到深入陸地作戰。
後金從天命八年之後,幾乎把南四衛沿海的遼東百姓斬殺一空,只剩下一些據點中有八旗各部的收管人馬駐紮,這也差不多相當於後金的邊防軍了。
如果華夏軍方單純的運送步兵,那麼他們就很可能陷入到打得過、追不上的窘境。
按照華夏參謀部制定下來的對敵策略,追不上敵軍,只是佔據城池,在前期的作戰當中幾乎沒什麼大用。
要知道,前期以消滅敵軍有生力量為主,就是為了能夠縮小己方騎兵和敵軍之間的差距,好為大決戰提前做準備。
不能消滅敵軍騎兵力量,縮小敵我騎兵數量差距,那麼,無論佔據多少城池,都沒什麼大用。
而旅順,恰恰就擁有著北方地區一個優良的天然深水港,可以不經大修,就作為海軍、運輸艦隊的停泊、修理點。
所以,在做了整整一年多的偵查、勘探之後,最終決定在旅順這個天然良港修築後勤運轉基地,作為海陸雙方的交接點。
既然因為海運的便利而選定了旅順,那麼,旅順的一些缺點,也就只能一起擔了下來。
那個在後來被吹捧的有著“十大功績”的奴爾哈赤,用屠殺、暴力、遷移的方法,把南四衛富庶之地變成了千里無人煙的荒野。
在更北面一些,更靠近後金都城一些的蓋州,都要到天聰(黃太吉初登基時候的年號)六年才有人力重新進行恢復。
這一招強制禁海,真是滅絕人性到了極點,但就是這種暴力手段,也確實有效的阻止了明朝毛文龍部隊的滲透和騷擾。由此也可見後來康麻子的禁海是有優良遺傳基因的。
從南四衛禁海就能遏制毛文龍突襲來開,金州確實是遼南攻略中極為重要的一環。
如果能夠奪取金州城的控制權,那麼華夏就能夠在整個金州地峽內,招呼那些遼東的難民進行屯田耕種。
以中華民族那強大的種地天賦,只要一年就能大大減少對華夏國內的後勤依賴。
並且,佔據了金州城之後,北面的道路,就開啟了,越往北面走,地勢就越開闊,一旦己方騎兵出擊,後金就需要在更廣大的範圍麼哦設防堵截。
這樣一來,華夏軍方就能以最少的兵力,逼迫後金軍分兵防守,如此,就能達到牽制後金,或者說是消耗後金的目的,區區一個只知道搶劫的集團,能和一個初步發展起來的工業國拚消耗嗎?
本來,這個計劃,早在前年就制定出來了,可惜,那時候,正好碰上了蘇克薩哈、安不擼的叛亂,把整個計劃都給打亂了。
後來,打敗了蘇克薩哈之後,又在海上和尼德蘭人起了衝突。
陳信清晰的知道尼德蘭人在歷史上的這個時期所擁有的強大實力,所以,他不敢分兵執行這個計劃。
要知道,這個計劃的運轉,還有很大的可能性讓後金方面集體出動,全員來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