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裡面的得失,一目瞭然,損失幾乎可以說是微乎其微,而其收益,卻是極其巨大的。
對於這種幾乎是一本萬利的事情,黃太吉很快就答應了下來。
但是,為了能夠保底,留下一點回本的本錢,黃太吉又扣下了祖大壽的眾多兒子、侄子,以及一眾能夠扯上親戚關係的部將、親信,作為留在後金軍中的人質,用以脅迫祖大壽。
黃太吉原本還以為這一次是對錦州的謀劃,是十拿九穩了的。
可惜,結果和他的想象並不相同,祖大壽本人帶著幾個蝦兵蟹將,一到錦州城,就恢復了大明總兵官、少傅的身份。
他把自己的兒子、侄子,外加一眾部將、親信全部扔在了後金軍中,重新回到了大明朝廷的懷抱。
黃太吉在大淩河等了幾天,沒等到期待的結果,就知道,祖大壽多半是毀約了,他又上了一個小當。
不過,當時的他,可沒有把退路封死,他還是留下了祖大壽的一群親戚們,期待著未來的轉變。
緊接著,就是大淩河後期戰役了,準備了足足大半年時間的華夏重炮部隊,用半個小時的時間,就透過遠距離炮擊的方式,徹底擊潰了剛剛取得一連串勝利的後金軍。
然後,陳信親自帶領警衛旗隊,在暴風雪當中一路銜尾追殺,最終,在近百公里之外的地方,協助當年渾河血戰的大明川軍殘餘人員,擊殺了黃太吉本人。
最終,在今年的元月份,也就是黃太吉被殺的半個月之後,後金國內留守的部隊,從一些逃兵口中知道了黃太吉身死的訊息。
最初,這個訊息被當作是流言,後金方面對傳播這種言論的逃兵們,進行了鎮壓。
可是,隨著後續時間段內,逃回去的八旗子弟越來越多,各種訊息匯聚,大家開始將信將疑起來。
最終,多爾袞秘密潛回了他所控制的鑲白旗,發動了一場清洗,徹底掌控了鑲白旗之後,站了出來主持局勢,向大家宣佈了黃太吉的死訊,才讓這一訊息擴散了開來。
可惜,多爾袞雖然被封為墨爾根代青,也就是所謂的“聰明王”,可是,這個時間段上的多爾袞,畢竟年紀還小,還不是歷史上黃太吉暴斃後站出來主持局勢的那個多爾袞。
所以,雖然他本人已經掌握了鑲白旗,並且還不斷的努力試圖說服留守後金國內的一些貝勒,還有九死一生從大淩河逃回去的一部分後金高層。
可是,終歸效果有限。
經過了幾個月的政治角逐,多爾袞、嶽託、代善、多鐸四人,暫時組成了新的四大貝勒,恢復了黃太吉剛剛即位時候的政治制度,也就是所謂的——四大貝勒共同議政制度。
當然,這也只不過是表面上的妥協而已,實際上,在私底下,因為大量原後金權貴的死亡、被俘,空出了大量的人口、牲畜。
這些在後金方面,那就是代表了財富、權力、地位,為了這些空出來的位置,在四大貝勒下面,幾乎亂成了一鍋粥。
根據情報部門的分析、判斷,只要王國不主動進攻後金方面,給與敵人一個強大的外部壓力,那麼,敵人的亂象,還會持續一段時間。
反正,最終結論就是,今年,後金軍很難再組織起大規模的出擊行動了。
陳信清楚,只要後金軍不是全國動員,一次性發動來攻,那麼,華夏軍隊完全可以在金州和旅順之間,依託各個據點、堡壘,進行積極主動的防禦策略。
這種方法,至少能夠對付萬人以下規模的後金軍騎兵部隊的進攻。陳信對此,很有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