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國這幾年雖然發展迅速,可是,軍隊不斷的擴張,戰爭從來沒有停止過,使得王國財政一直都很緊張。
既然發現了韃子人頭的價值,財政部的官員,自然就不可能放棄這麼好的“生意”。
嗯,當然,使用人頭作為“一般等價物”,是一種極其野蠻而殘酷的行為,這在道德上,也讓很多人無法接受。在王國中,同樣遭受到了巨大的輿論抨擊。
可是,財政部那些快要被巨大財政赤字給壓垮了的財政官員們,對這些“站著說話腰疼”的抨擊者,予以了強烈的反擊。
為了韃子人頭的收集和買賣問題,財政部多次召開了擴大會議,和那些反對者們進行辯論。
最終,全國的道德模範們,還是不及財政人們的圍追堵截。在強大的財政壓力等事實面前,還是低下了頭。
不過,內閣也給財政部門下達了一個使用期限,要財政部門以最快的速度,擺脫財政赤字,讓這種“吃人血饅頭”的野蠻行為儘快消失在歷史中。
這一事件,前後共歷時兩年之久,才算是得到了一個暫時性的結果。也讓王國財政部眾位辯才無雙的官員一戰成名,有了“鬼見愁”的綽號。
而財政部,從此以後,也被形象的形容為“敢和閻王搶生意的部門”。
現在,華夏軍和後金軍作戰完畢,第一件事情,就是把人頭給割下來進行儲存處理。
雖然,這種行為很噁心,可是,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
在向國內百姓們加稅和動手收割獲勝後遺留在戰場上的後金韃子腦袋之間,任何一個有責任感的華夏士兵,都會選擇後者。
此刻多鐸已經看清楚了那邊己方人員屍體上殘缺的東西,他那張年輕的面孔上,卻沒有顯現出絲毫的怒容。
多鐸雖然現在剛剛才到二十歲,但是,自從以一副乖寶寶的樣子贏得了黃太吉的信任之後,也跟隨他那個四哥多次出征,算是見慣了戰場上的生死。
現在,以他成熟了很多的心態,再加上奴隸制度下,沒把下面人當人看的習慣,別說華夏軍要拔己方戰士士兵的衣服,就算是腦袋被砍掉拿去換軍功,也不能讓他心中起絲毫的波瀾。
而且,他們後金因為國內生產力不足的問題,他們自己也要經常去戰死計程車兵身上扒拉衣甲。
在大淩河之戰,對大淩河城進行圍困的時候,後金方面就因為後勤保障不得力,而出現多次扒拉衣服的事情。
最終,還是因為有包衣奴才,去拔死掉八旗正兵的衣服,弄的八旗大爺們生氣才引起了黃太吉的注意。專門處罰了一批奴才,要各旗旗丁看管好自己的奴才。
所以,這種小場面,怎麼可能引的起多鐸的怒火呢!
真正讓多鐸怒火中燒的還是他麾下巴牙喇的事情。
就在剛才的後金前鋒騎兵衝擊華夏軍陣地的戰鬥黨徽宗,他的巴牙喇可是損失慘重啊,至少有三十多個巴牙喇陣亡。
要知道,他多鐸手下管著十幾個牛錄,可是,巴牙喇總共才不到300人啊。
要是加上去年在大淩河後期戰役當中損失掉的幾十個巴牙喇,他已經丟掉了六七十巴牙喇勇士了。
這對多鐸軍事實力的影響是極大的,可以說是對他造成了極其嚴重的損失。讓他很可能在和多爾袞、代善。嶽託等人的爭奪中,失去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