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後金軍至少要在2、30米以內的距離上,才能射穿華夏軍戰士們插上了防彈鋼板的作戰背心。
但是,後金軍這些使用強弓的散兵們,在使用弓箭的時候,比華夏大部分步兵使用步槍射擊的射速要高的多。
所以,在華夏軍對後金軍造成了500多傷亡的同時,後金軍也在短時間內對華夏軍造成將近100人的傷亡。
幸好的是,弓箭的威力有限,不像華夏軍使用的18.5mm口徑步槍似的,有那麼強的致死率,被弓箭射中之後直接當場死亡的戰士數量並不是太多,算是不幸中的萬幸了。
終於,在特務排和幾個步兵排的壓迫下,敵人的散兵不斷的退後著,幾個特務排和後金軍大陣之間的距離,也越來越近了。
慢慢的,在不斷開火、前進中,雙方之間的距離只剩下最後50米不到了。
華夏軍前鋒幾個特務排和步兵排的進軍鼓點子突然就停了下來,變成了有間隔的緩慢鼓聲。
“平槍!”幾個排的軍官們,幾乎同時吼叫了起來。
華夏軍陣地前方3個特務排,外加3個填充中間空缺的步兵排,共計6個排的陣列,所有戰士手中步槍齊齊放平了下來。
而在這個時候,韃子的鼓聲也是一緩,後金軍方面也在一陣急促的命令下,開始放平手中的長矛,準備和這股擋路的華夏軍交戰。
密密麻麻的4米長的長矛被放平長槍,雖然他們握持長矛的方法各式各樣,沒有那種一種整齊劃一的效果。
但是,當鋒利的矛尖統一出現在後金軍陣列前方的時候,還是非常震撼的。
後金軍計程車兵們,保持著平整的戰線,放緩了腳步,慢慢的一步、一步的接近著。
在使用這種學習自華夏軍的,長達四米多長矛的時候,士兵們是很難準確判斷出突刺時機的。
如果就這麼硬挺著長矛,衝過去一陣胡亂的突刺,那往往會出現各種不可預料的混亂狀況發生。
所以,就像現在這樣,緩慢的接近敵軍,然後尋找時機進行突刺,才是最適合4米多長長矛的對戰方式。
雖然後金軍做出了一副馬上近戰的樣子,但是,華夏軍可沒有給與相應的回應。
這6個排的華夏軍雖然步槍上都插著刺刀,但是,他們步槍當中的彈藥,可還沒有發射出去呢。
更何況,敵人有好幾千人馬,他們這裡前出的隊伍,才區區6個排,幾百號人而已,又怎麼會這麼想不開的和後金軍拼刺刀呢!
要知道,前出部隊的任務,一方面是驅趕後金軍陣前的散兵減少敵人對己方的攻擊,
另一方面,就是由他們充當華夏軍的散兵,牽制後金軍的進軍速度,為後方步兵大部隊陣列上的火力投送爭取更多的時間,好讓他們可以在安全範圍內多多的殺傷後金軍有生力量。
所以,在後金軍做好了緩慢接敵的準備之後,6個排的戰士一起發出了一輪近距離的齊射。
這幾乎算的上是貼著後金軍的臉發射了,所以,戰果非常的巨大,就這麼一輪的射擊,比的上之前半個小時戰鬥中,所有戰果總數的三成左右了。
在發射完了這一輪之後,3個普通步兵排的戰士們迅速的開始後撤,跑步到了20米外,開始了裝彈的相關工作。
另外的3個特務排呢,則齊齊拉動套筒退出了那一枚發射完了彈頭的彈殼,然後,在閉鎖的瞬間,重新從彈管向彈膛內裝填好了一枚彈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