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見大家越說越離譜,話題已經涉及到敏感點了,拉克申迅速做出反應,調整了話題方向。
雖然是在轉移話題,但是,拉克申所說的話,卻正好也是南方突擊叢集現在最為關心的問題。
海軍那邊都已經在催了,可是陸軍這面還是遲遲打不開局面,這讓陸軍兄弟們,實在是傷透了腦筋。
“實在是沒什麼好的辦法啊。”
“這仗,打的真憋屈,以往的時候,這個攻擊速度,那是要受到表揚的,可是,現如今,同樣的速度,居然還要被海軍鄙視。”
“海軍是吞金獸,那戰鬥力可都是用真金白銀堆出來的,單說那一艘全鋼試驗艦,足足3000噸排水量,那得用掉多少好鋼啊。
就那麼一艘,抵得上我們陸軍所有部隊好幾年的軍費了。這還沒算每年的維護費用和使用費。
還有每艘軍艦上面配備的那些重炮,我看了都眼饞,我們到現在,都只裝備了40mm步兵炮,可海軍呢,那管子,最大口徑,都已經達到155mm了。根本就沒法比啊。”
“照我說,還不如讓海軍一輪火炮急襲,徹底摧毀上京城呢,也省的我們拖延時間丟臉。”
鍾福臨適時的,狠狠瞪了說話的軍官一眼,警告了一下,讓他不要說怪話。
“唉,當初在韃子那邊當兵的時候,每一次去打寧遠城,打上好幾個月都是徒勞無功,也不覺得喪氣。
可現如今,我們侵略如火,所到之處,無不拜服,居然還會感到速度太慢。”
“聽說,大淩河城戰役,已經打了兩個多月了,黃太吉到現在,都還沒能剝開大淩河的城牆呢。鍾總指揮,是不是這麼回事啊?”
面對著手下軍官的詢問,鍾福臨也想了想,這些事情,並不涉及到保密條例,於是,也不廢話,向著大家解說了起來。
“沒錯,努爾哈赤當年幾次三番在寧遠堅城之下吃了虧,他兒子黃太吉在前年入侵大明的戰役當中,又在一座小縣城面前吃了苦頭,久攻不下。
所以,今年進攻大淩河的時候,黃太吉沒敢直接採取攻城的方法,反而在這農忙時節召集了大量的包衣和啊哈,採取了圍城戰術,先把那大淩河給圍了起來。”
“光是圍城嗎?總指揮,這一次大明可是主動出擊,在後金的腰眼上插了一刀啊,一旦後金選擇了圍困,可就變成拚消耗了。
這不是正中明國的下懷嘛,哪怕去年從明國搶了大筆的物資和人口,可是就憑那區區後金的國力,能耗得過大明?”
拉克申這時候,已經擦完了自己右腳上的軍靴,直起腰來緩了緩勁兒,說道“這個問題,我能回答你。後金韃子,那也是在不斷進步的,不能以老眼光看人。更何況,黃太吉這人,比他老子可要厲害多了。
就說這一次的大淩河戰役,黃太吉一上來就在大淩河周邊大約三里之外的地方,連挖了四道壕溝,每道壕溝都深三米、寬三米。
最後,黃太吉還嫌不夠安全,在壕溝的外圍,砌了一道高達三米的牆,牆上設了垛口。牆外15米的地方,又挖了一道防禦外面的壕溝。”
中軍官聽的是目瞪口呆,有人喃喃道“這種圍城方法,簡直就是喪心病狂啊。得耗費多少人力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