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也不說話,氣氛有些沉悶,但海軍陸戰隊的軍官和高麗商人也都是耐得住性子的人,絲毫不覺得尷尬。
一刻鐘之後,進入船艙的第三班重新出現在了甲板上。
一名士官長把隨手關閉了攜帶的風燈的火苗,然後把燈交到一名戰士手中,夾著一個海軍陸戰隊專用的特殊資料夾,繞過了在二班和各制高點上掩蔽著的一班共同監視下,蹲在地上的商船船員們,來到了軍官面前。
“報告,底艙貨物全部檢查完畢。”
軍官伸出一隻手,制止了軍士長的彙報。他轉過頭來,盯著中年商人看了看。
從剛才起,他一直在小心戒備,觀察著眼前這人的臉色。可是商人面色一切如常,絲毫沒有了之前己方登船時候表現出來的害怕、緊張等不良情緒。
軍官不由好奇的問道“你怎麼這麼鎮定?難道不害怕我們找你麻煩嗎?”
中年商人微微一欠身“小人雖然沒去過華夏國,但卻也早就仰慕上國風範,派子侄前去瞻仰過貴國的風土人情。
若說是對上朝鮮王國的軍隊,小人完全不怕,因為小人能以勢壓人,不需要在意那群丘八的感受。
要是對上後金韃子的兵馬,小人會畏懼,不敢稍作爭辯,只以保命為先。
可是,遇到上國的軍隊,小人心中有譜,只要小人行的端做得正,就不需要有絲毫的擔心。”
軍官把臉一瞪“對上後金就裝慫,遇到我們就不怕,你倒是敢說,怎麼,你以為,遇到我們,能欺之以方?你就這麼有信心?”
中年商人再次欠身,但卻絲毫不懼“小人不是欺之以方,而是有真憑實據。
小人家中子侄眾多,但未來的接班人,只能有一位,為了鍛鍊、考察這些下一代的人才,小人把他們都派了出去,在朝鮮、後金、上國都學習生活過。
並且,小人還定下過規矩,在學習過程中,每隔三個月,就要寫一篇描述當地風土人情的文章,送回到小人手中。
多年以來,從幾十位子侄的文章中,小人對幾個國家的事情基本上有了一個完整的瞭解。當然,不可能全面,但也不會錯漏的太過離譜。”
軍官有點興趣了“說說看你對幾個國家的認識。”
“小人先說說朝鮮王國,這朝鮮王國,原本就是小國寡民,向來奉行勢大政策,從來沒有脫離過對中國王朝的依賴。
更不要說在幾年前被上國佔據了絕大多數的土地後,更是顯得地小民貧,國內動盪不安。
但是,當關起門來之後,整個國家卻又顯出一種完全不同的態度來,非常下智、極端的自大。
接下來是後金,小人在那裡,只得到了野蠻、貧瘠兩個詞的評價,派去的子侄,無一例外,從無其他說法。
原本在大明治下時候好好的遼東,肥沃的黑土地,各種豐富的資源,居然能讓那群韃子給弄得連年鬧饑荒,不斷的餓死人。
這在小人這種常年生活在貧瘠土地上的人看來,簡直不可思議,完全就是天方夜譚啊。
至於上國,小人子侄們的評價是,自信、富足、安康、奮進、勇烈。
而小人從幾年收到的行文中,總結出來的,就是一條【規矩】。
上國最是重視法律,一旦形成文字,在被廢除之前,所有人都必須遵守。
很多的法律條文,最初的時候,在小人看來,失之以寬,甚至,有一些條文,簡直就是暴秦再世。
可是,隨著時間的推移,上國的百姓過的越來越富足,上國的商人能夠安全的行商天下的時候,小人終於悟了,那不是苛政,而是以【規矩】二字形成的一張護身符。
在上國之中,只要遵守條文上的規矩,那就是走遍天下都不怕。如果受了不公的待遇,只要不違反上國的規矩,就會有人幫忙討回公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