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場之中大家都在忙碌著,遺落在場地內的鎧甲、兵器、物資都被收集了起來,暫時搬回營地內的空地上,堆放起來,到了最後,這片戰場上就只剩下上千具後金韃子的無頭屍體。
第一批用於內河航行的平底船,在一群水手們的操控下來到了渡口位置。
他們先是卸下了安營紮營所需要的各種帳篷、繩索、短槍、鏟子、鋤頭等工具,然後,在回程的時候,又把部分的戰利品給運回了復州河入海口位置的臨時碼頭。
華夏軍就選擇了在復州河邊上就近安營紮營,搭建起來的營盤也十分的簡單。
雖然依舊是在敵境之中,但是,扎克丹和其他軍官都很清楚,敵人也是打了整整一天的仗。
而且,在大敗虧輸之後士兵們計程車氣非常低落,夜間、或者是明後兩天時間,找機會出來突襲的可能性小到極點了。
不過,華夏陸軍的軍事條例和步兵操典等一系列的文字早就寫明瞭紮營相關的要求,哪怕是覺得再不可能,也要遵守規矩,做好那些必要的方位措施。
所以,依然是每個營紮上一個營盤,周邊佈設了用短槍紮成的拒馬,地面上撒上了鐵蒺藜,而且,在各條寬大的道路上,一些隱蔽處還插上了一些大號的反步兵地雷。
第一混成旅左翼部隊的幾個直屬單位在今天的戰役中沒有交戰,所以被安排在了外圍,充當警戒、防禦部隊,而損失最為慘重的騎馬步兵營,則被安插在了復州河邊上安營。
四面到處都點起了熊熊的篝火,與夜空中不停閃爍著的滿天繁星交相輝映,讓大家戰鬥了一天的緊張心情迅速的平復了下來。
這熊熊的烈焰,一方面是為了防止殘餘的後金韃子潰兵從其他地方逃竄過來。
另一個方面,也是為了能夠及時的發現敵軍對這裡可能存在的夜襲,華夏軍用來反突襲的預備隊,就隱藏在這片火光之外的周邊區域。
這一次是主動出擊進攻後金,也是扎克丹第二次帶大軍出戰,為了安全起見,扎克丹還派出了兩倍於平時的反突襲預備隊。
這支職責是反突襲的預備隊,沿著軍營周邊方向,往三面散出去了兩三公里的距離。
而這支隊伍的主要成員,則是各營的直屬單位、特務排,還有一支專職夜戰的特勤連,每隔3、500米的距離,還有一個班的夜間警戒哨負責接應。
扎克丹的副手付言,還有扎克丹的副官,已經分別帶著參謀們抽查過了營地周邊的潛伏哨,沒有發現問題,付言就往營地趕了回去,準備參加今天的總結會議。
嗯,當然,也少不了明天的作戰會議。
付言來到中軍大帳的時候,才剛剛開始吹軍號,裡面還只有提前一步返回的扎克丹的副官在這邊。
付言和副官兩人都是講武堂改制後新一代的優秀畢業生,只是付言比副官要早了一屆,不常見面。
但因為講武堂每年招收的生員數量並不算太多的緣故,在校內學生數量稀少的情況下,雖然不屬於同一屆,但兩人還是有些交情的。
特別是這次的復州戰役進行的很順利,作為左翼部隊指揮官的付言,對一直跟在扎克丹身邊,在前線冒了巨大風險的副官觀感也很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