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月初十,本該是董芝蘭出嫁的日子,可現如今董府卻在大辦白事。
但沒人想象得到,此時冀青二州的王爺,正在自己的行宮內,商議戰爭的部署。
昨晚,江鴻早早入睡,一覺睡到天明,整整睡了8個時辰,這段時間他在英靈殿內,不眠不休的討論了8天。
時間對於江鴻來說不是問題,非常充足,但這破局之法,卻沒那麼容易斟酌。
姬欣與方九待在一起,想把她直接救出來,幾乎不可能做到,唯一的辦法就是讓青州打贏這場仗。
但同時,又不能讓姚祿怪罪江鴻,遷怒於雪風城。
真是兩難的窘境。
如今優勢全在冀州這一邊,無論是戰船還是單兵素質,青州完全不是對手,所以方九才會想盡辦法逼江鴻幫自己。
畢竟一個乞丐都能被他扶上王位,贏下這場戰爭還不是小菜一碟?
而且,江鴻只離開了幾個月,對這個舊單位的實力還是比較瞭解的,這讓青州增加了不少勝算。
而對於江鴻來說,他的優勢便是可以掌握兩邊的情報,姚祿目前似乎還沒發現姬欣被挾持的事,不然他絕對不可能信任江鴻。
今日在姚祿的行宮內,各位將軍各抒己見,姚祿從中做出最佳的部署。
首先,南北之戰最重要的戰略地點,便是連江橋,誰能控制住這座橋,誰就能掌握進攻的主動權。
江兩岸都有城牆,原先姚祿可以利用高高的戰船,直接從船上攀登城牆,但江岸邊設定了木牆,戰船無法靠近。
當初方九勒令董家建造木牆,便是為了這個目的。
加上現如今雙方的戰船都已排列開來,隔江對峙,想要從船上登城,就必須經歷一場殘酷的海戰。
南北兩岸相距百丈,超出了火炮的射程,故而想在岸邊攻擊城門是行不通的,所以要麼海戰,要麼奪橋。
姚祿傾向於前者,因為他的戰船擁有絕對優勢。
但橋則成為方九進攻的突破口,一旦連江橋被南邊控制,他們就可以避開海戰。
所以,冀州軍的重心要放在海戰上,但連江橋也需要分兵把守。
姚祿不愧是古今難得一見的雄主,他心思之縝密,不輸於諸葛亮。
江鴻整場聽下來,居然找不到什麼破綻。
戰船齊攻之下,方九的船隊絕對扛不過兩個時辰,與此同時姚祿還要派兵守住連江橋,這幾乎是要一戰定勝負,不給對方任何反擊的機會。
一切部署完畢,姚祿這才問道,“江大人,可有什麼改進之處?”
江鴻神色尷尬的笑了笑,“冀州軍中能人眾多,王爺更是能征善戰之主,在下一時間竟找不著破綻,堪稱完美之策。”
能得到他的肯定和讚許,姚祿心裡頗為受用,但並沒有將得意之色表露出來,而是正色道,“有道是集思廣益,江大人總不可能與孤想的分毫不差,總有差異之處。
而在差異之中取長補短,方能得出天衣無縫之策,你儘管放心大膽的說!”
江鴻沉思片刻,“既然王爺這麼說了,那在下就不自量力,說說自己的看法。
王爺的戰船固然高大堅固,但若是被火炮的後坐力震退上岸,便更容易擱淺。到時候戰船的高大,也就成了累贅。”
江面雖有百丈寬,但對於動不動就二十幾丈長的戰船來說,還是顯得過於擁擠,所以只能靠在岸邊,用火炮對轟。
這樣一來,火炮的後坐力便會將戰船往反方向推動,戰船行駛之時不容易看出影響,但一旦停船炮轟,這影響便不容忽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