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不是已經交給華納了嗎?”諾蘭疑惑道。
“一部新片,西部片。”
“公司今年好像沒有預算了吧?”
“不,我弄來了投資。”哈迪道。
......
哈迪走進酒吧。
找了一個安靜的卡座,脫下大衣放在旁邊,沒過幾分鐘一箇中年人走進酒館,看到哈迪向他走來。
“哈迪助理你好。”
“諾蘭導演你好。”
兩人握手寒暄後坐下,要了酒後諾蘭詫異問道:“哈迪助理打算運作一部電影?”
“對,已經有了劇本,還有一筆資金。”哈迪說著把故事梗概交給諾蘭。
諾蘭藉著酒吧昏暗的燈光看完梗概,又沉思了一會,腦子裡出現很多畫面,他越想越覺得這個故事有意思。
“還沒有劇本嗎?”諾蘭問道。
“已經讓編劇在寫,明天傍晚應該能出來初稿。”哈迪道。
“哈迪先生能拉來多少投資?”諾蘭最關心錢的問題。
“你覺的拍攝這部電影需要多少錢?”
諾蘭端起酒杯喝了一口,“這裡面差別可就大了,第一是演員,大牌演員的片酬非常貴,比如請克拉克·蓋博,沒有50萬美元下不來,如果找一個二線甚至三線演員,只需要幾千甚至更少。”
“這部電影,我追求的是電影效果,而不是明星效應,找二三線甚至有演技的群演都沒問題。”哈迪道。
諾蘭點點頭。
“然後是佈景道具,我看了這個故事,內容並不複雜,就是一個小鎮上發生的事情,我記的有幾家電影公司在新墨西哥州有拍攝基地,咱們可以租用一段時間,然後就是服裝道具馬車炸藥之類的,這些也並不高。”
“然後就是膠片,哈迪先生準備拍攝黑白片還是彩色片?”諾蘭問道。
“差距很大嗎?”
“很大,相差三倍左右,膠片可是支出的一大專案,如果用黑白片拍攝需要5萬美元的膠片,那彩色片就需要15萬美元。”諾蘭道。
“黑白片。”哈迪直接決定。
經典電影《羅馬假日》拍攝於1953年,用的依舊是黑白片,有人說1939年拍攝的亂世佳人都用彩色片,為什麼晚了十幾年的羅馬假日不用,被很多人引為遺憾。
其實這裡面有一個最簡單的理由。
錢不夠。
但這也不會磨滅羅馬假日成為影史經典。
哈迪想到這裡,心說,如果以後有機會接觸到奧黛麗赫本,自己一定出資把羅馬假日拍攝成彩色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