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查一下看看有沒有丟東西。”哈迪說著把手袋還給她們,兩個女孩子接過去檢查起來。
“全都在,什麼也不少,我的錢也都在裡面。”伊麗娜驚喜的叫到。
韓藝珍也看到了自己的物品,包括那個玉簪。
“哈迪先生,這是怎麼回事?”韓藝珍好奇問道。
哈迪笑著道,“我託朋友幫你們要回來了,所以你們是不是應該請我吃頓飯感謝一下。”
“當然應該。”伊麗娜激動的喊道。
三人來到餐廳。
伊麗娜又問起皮包是怎麼要回來的,哈迪簡單應付過去,只說有個朋友有些能量。
伊麗娜學的是新聞專業,能說會道性格又很活潑,韓藝珍相對來說要文靜很多。
聊了一陣哈迪看向韓藝珍問道:“之前在古董店,你準備買瓷器,你對那些很懂嗎?”
韓藝珍想了想道:“我祖父對古董很有研究,原本想傳給父親,可父親卻選了建築,祖父在我小的時候,就經常拿出一些瓷器、古玩、字畫講給我聽,後來我也喜歡上了這些東西。”
“我上大學,受父親影響,也很喜歡建築類,就學了建築,不過同時輔修了繪畫、雕塑和藝術品鑑賞,這是我的愛好。”
哈迪點點頭表示理解了。
“你平時收了很多中國古董嗎?”哈迪問道。
女孩搖搖頭,“我沒錢,就算看到喜歡的東西也沒法收。”
哈迪有些理解了。
雖然韓家是富餘之家,可韓父終究只是個建築師,供應孩子上學可以,絕不會讓她大手大腳花錢。
古代更重教育,沒有家長願意把孩子培養成紈絝子弟,韓藝珍購買古董的錢,都是平日從生活費裡一點點攢出來的。
“哈迪先生,我看您購買了不少中國瓷器,您很懂這些嗎?”韓藝珍問道。
哈迪忽然用中文道:“不是很懂,只是單純的喜歡。”
“你竟然會國語?!”韓藝珍很是驚訝,這句話也是用國語說的。
韓藝珍是三代華人,可家裡一直有教她中文,她的粵語和南方人幾乎沒有差別,國語稍微差點,但聽說也完全沒壓力。
“哈迪先生怎麼會中文的?”韓藝珍問道。
哈迪聳聳肩,“少年時我的鄰居是一家華人,我們成了好朋友,我的中文就是那時候學的。”
“您說的真不錯,我感覺國語比我說的還好,對了,那您去過中國嗎?”韓藝珍道。
哈迪搖搖頭,
“我沒去過中國,我距離中國最近的一次是攻打日本,後來重傷就回到了夏威夷,如果我當時踏上日本本土,或許會去中國看看。”哈迪道。
“啊,您當過兵參加過對日戰爭?”韓藝珍驚訝問道。
“對,我總共殺了三十多個日本兵,獲得過勳章。”哈迪道。
韓藝珍看哈迪的眼神變得比剛才親切許多,她是華人,日本侵略中華大地,她在家裡聽大人經常談論這些,尤其是外公一直在為抗戰做事,她對抗日戰士發自心底的敬佩和喜愛。
伊麗娜看看室友,又看看哈迪,有些不高興的說道:“喂喂,你們兩個不能這樣,你們再說什麼話,我一句也聽不懂,你們這是在欺負人。”
韓藝珍和哈迪對視一眼,兩人呵呵笑起來。
他們剛剛說話,從轉變成國語後就一直忘了換頻道,到是忽略旁邊的伊麗娜。
“哈迪先生說,他曾經當過兵,殺過三十多個日本侵略者,為抗擊法x斯做出過貢獻。”韓藝珍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