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少剛時不時的就來上那麼一兩句。
“俞總,來,俞總對律師函比較熟悉,請俞總髮表下對這位求職者在法律困境中的看法。”
“俞總剛剛和噹噹網、卓越網在價格戰這個事出現分歧,請問俞總是怎麼看待你旁邊兩位BOSS用價格搶人的?”
“有的人雖然不做電商,但他也是有高見的。”
俞興坐在座位上總是會被撩撥撩撥,搞得他自己頗為哭笑不得。
中午休息的時候找到製作人徐榮軒交流這個事。
“徐導,話題不用總是往我這裡引吧?咱們節目的機制是BOSS和求職者,我就敲敲邊鼓就好。”俞興如此說道。
“俞總,你知道你現在就是咱們節目最受關注的BOSS嗎?”徐榮軒笑道,“而且,就像你們BOSS沒什麼臺本,主持人那邊也是很任他發揮的,你讓我怎麼跟他說啊?而且,你說節目機制,你自己現在就是這個節目機制最強的一個點之一……實在不行,你跟主持人懟一懟,也行啊。”
俞興無話可說,確實……自己路上都能遇見要合影的了。
他左想右想,只好說道:“那行吧,要是能碰見懟張老師的時候,那我也不客氣了。”
“不用客氣,我們喜歡這個,觀眾也喜歡。”徐榮軒樂見其成。
俞興“嗯”了一聲,不光考慮主持人,也考慮對待同場的BOSS嘉賓們是不是也不用那麼剋制。
自從彪子落網,他多少也是有些善待同場嘉賓,只本分的履行自己錄製的職責,但綜合來看,似乎還是表達自我更合適一些。
下午的錄製沒有太多風波,求職者們的奇怪都在尺度範圍內,而大部分BOSS也如常的展示公司與認知,唯有新來的BOSS嘉賓陳昊略微有些活躍。
陳昊是優勝教育的創始人,“曾經”也是《非你莫屬》的一員,現在之所以“又”出現在這個舞臺,俞興估摸著還是因為他的公司需要宣傳。
他對這位的唯一印象就是,公司後來倒了,本人還發過公開的求助信,希望獲得馬伝、許嘉印等大佬的融資,以求度過難關。
當然,登上過《非你莫屬》的絕大部分BOSS嘉賓都沒有太好的創業結局,由此也算是創業這件事的小小縮影——死的多,活的少。
下午的錄製接近結束,今天首次參與錄製的陳昊又把話題偏到公司管理之上,談到了阿米巴的管理理論。
俞興對這不感興趣,翻了個白眼,拿起茶杯,只考慮今天剩下的唯一一件大事,晚上吃什麼?
臺上的主持人眼觀四路,準確閱讀到俞興的不以為然,等到陳昊告一段落之後及時的cue向大紅人BOSS,詢問道:“俞總,我看你今天幾乎都不參與對公司管理的討論,是你的公司在這方面已經很完美了嗎?”
俞興攤手:“沒有,我一個小公司,怎麼敢說這樣的話。”
張少剛笑道:“那你對陳總的分享有什麼看法?我看你剛才頻頻喝水,一定有什麼不同的見解。”
“張老師,你這是挑撥。”俞興先指出這一點,但既然被問到,也確實懶得遮掩心裡的想法,“管理理論當然很理論,這這那那,既有商業大師的地位認證,聽起來又特別光鮮,但是吧,這玩意太有迷惑性,沒太多意思。”
作為分享管理心得的嘉賓,陳昊自然而然的反駁道:“你這話才是沒意思,稻盛和夫是國際公認的商業傳奇,俞總,我知道你做公司的路數,你肯定也知道稻盛和夫沒法給你寄律師函,但咱們總還是需要有些尊重的吧!”
“你看,我一開口,你就直接拔高到‘稻盛和夫寄不寄律師函’的程度,到底是誰沒意思?”俞興乾脆的說道,“按我的想法,在座的各位BOSS有一位算一位,都別扯什麼管理了。”
酷6網的李善友啞然失笑:“哎,俞總,我可沒惹你,不是陳總在和你辯嗎?”
攜程的副總裁孫茂華也立即說道:“俞總,你不能仗著你年輕就一直這樣肆無忌憚啊!”
一時間,討伐聲起,眾矢之的。
“好了,總得聽我說完吧。”俞興趁著大家聲討自己,不慌不忙的先喝水潤嗓,然後才說道,“就拿陳總今天提的阿米巴理論好了,這確實是稻盛和夫提的,但又怎麼樣呢?他是管理先驅,他創辦的京瓷曾經很輝煌,現在也衰落了,奇怪,這理論既然那麼厲害,怎麼不生效了?到底是理論厲害還是稻盛和夫本人厲害?”
“還有,六西格瑪理論,這是摩托羅拉公司裡的人提出來的,也很有名,又怎麼樣呢?它去年裁了數千人,市場份額已經滑落到不足7%,奇怪,理論又不行了嗎?”
“一個人牛逼,一個公司牛逼,然後提出的理論就牛逼,追捧者就奉為至寶,連放個屁都是香的。”
“先看看自己公司什麼樣,老闆都是一言堂,開個會都是馬屁精,對內的部門互相推諉工作,對外的宣傳搞不清形勢,天天生怕把KPI定高了讓員工多拿錢,變著法的讓人加班又說沒積極性,談談談,自己公司什麼水平就扯這管理那管理,有意思不?”
俞興說了個痛快,直把節目組和主持人看了個目瞪口呆,在場的BOSS嘉賓則是有的惱怒,有的臉紅。
陳昊呆了一會,怒從心頭起,直接站起來:“你這是歪論,暴論!”
“咋地?你剛來錄一期,也不想錄了?”俞興側頭,“談就坐下談唄,你非要站起來幹什麼?”
陳昊覺得站起來似乎確實不妥,壓住情緒坐下來,儘量心平氣和的說道:“照你這麼說,我們壓根都不能談管理了?公司就不需要管理了?”
“你什麼員工規模啊就談管理,你對外能對得起客戶,對內能對得起員工,每天睡覺的想想這兩條,你就算能管理成功了。”俞興不以為然,“等你成了大公司再琢磨這個不行嗎?也別阿米巴了,就看PDCA迴圈,Plan計劃、Do執行、Check檢查和 Act處理,簡潔明瞭。”
陳昊冷笑:“你不讓別人說理論,你自己不還是說這些?”
“我是反對搞那些花裡胡哨,搞那些牽強附會,搞那些華而不實。”俞興表示立場,“就這個計劃、執行、檢查、處理,這個PDCA,它特麼的用來搞生產就是精益生產,搞專題改善就是六西格瑪,做環境管理是5S,弄班組是QCC,扯路線叫流程再造,說企業屬於持續改善,有意思嗎?陳總,有意思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