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173 滋溜

兩個小時的對話時間轉瞬即逝。

等到秘書來敲門提醒開會時間的時候,俞興感覺有些意猶未盡。

“俞總,我沒準備什麼稿子,你也沒給什麼問題,咱們聊了這麼多,我基本就是想到哪聊到哪。”王川福起身,握手,“說的比較囉嗦,你如果發出來,那就精簡精簡。”

俞興笑道:“我們網站的帖子也不像新聞報道,況且,王總今天的話特別真誠。”

“我去開會,讓小王送送你。”王川福走了兩步,招呼外面的秘書。

俞興再次感謝船伕,準備離開。

王川福又走了幾步,忽然問道:“俞總,你問了這麼多,是對造車感興趣嗎?”

俞興愣了愣,然後搖頭道:“我還是比較喜歡輕資產的運營,去年搞公司的時候很快就搞了幾百人,當時就感覺特別累,今年好很多,造好車這種事還是交給比亞迪這種經驗豐富的品牌。”

王川福一笑:“我們造車實際也就五六年,當年我做電池的時候也沒想過進軍這個行業。”

俞興略一沉吟,反問道:“王總怎麼會問我這樣的問題?”

“因為我以前接受採訪的時候,記者最喜歡問的是未來,是目標,是營收,你今天喜歡問的是產業鏈,是不同環節公司的業務和發展。”王川福調侃道,“那些製造業的東西那麼沉悶,向來不怎麼招人喜歡。”

“嗯,事實上,我在聊天的過程中有琢磨賣鏟子的故事,淘金的很多,發財的卻是賣鏟子的。”俞興認真的說道,“等我有錢,我可能會考慮考慮做做好鏟子。”

王川福思考兩秒,點頭道:“也不錯,如果有機會,歡迎俞總的鏟子成為我們的t1。”

俞興最後與船伕握手,辭別了這位造車6年的boss。

6年……

俞興離開比亞迪的總部,人在車上的時候不自覺還在想這個被船伕自己提到的時間。他一直有個特殊的誤區,總覺得比亞迪是那家厚積薄發的車企,但現在自比亞迪2003年開始造車,確實只有6年而已。

比亞迪在2003年成為全球第二大手機電池製造商,隨即選擇與電池相關的行業,決定做電動車,收購了秦川公司,用了一年的時間做出一款“316”,但在實車展示的第二天就因經銷商的預期而砍掉。

之後又用了一年多的時間,比亞迪f3下線,用14個月的時間賣出了10萬輛。

從f3下線到現在,是4年的時間。

一個做電池的怎麼敢去做汽車,這大概是當時最為主流的質疑。

俞興覺得這個事特別有意思。

等他回到酒店,與小英分享今日與船伕的交流,又談到船伕最後詢問自己的話。

劉琬英的第一反應是:“你想幹什麼?也想搞一家車企騙補嗎?”

“哎,小英,你對我這個人是不是存在誤解?”俞興無奈,“我和你分享最新的對話,你怎麼上來就是騙不騙的,我也沒說我想造車啊。”

劉琬英遲疑三秒,問道:“那你是想搞一搞汽車行業裡騙補的?還是說,你這個百曉生又篩到什麼異常的資訊了?”

“我只是有感而已,我覺得搞搞鏟子就能發財。”俞興這麼答道。

“你想發財,那就慢慢篩資訊就是,如果這次能把嘉漢林業與阿里的事情做成,我們手裡的本金會大大增加,到時候再操作起來就是很強的創收能力了。”劉琬英認真的說道,“你既然說輕資產運營,還有什麼能比這更輕資產?”

俞興沉吟:“嗯……”

“如果你相信王川福的判斷,這個新能源是未來,或者你自己有這樣的預期,對了,我看你還關注美國的特斯拉。”劉琬英說道,“這樣的話,做鏟子有什麼意思,最大的做多不應該是也搞一家車企嗎?”

她現在習慣把事情分為兩種方向,一種是金融層面的做空,一種是企業經營方面的做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