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興再沉吟:“這個時間……”
但這四個字一出口,他想到了此時都還沒出現的理想、蔚來、小鵬以及什麼哪吒、領跑之類的新能源車企。
劉琬英不知道俞老闆心裡的想法,表達自己的觀點:“有句話是這麼說的,做一件事最好的時間是十年前,其次是現在。”
俞興納悶道:“小英,你在幹嘛呢?鼓勵我造車啊?”
“我當然反對啊。”劉琬英態度明確的說道。
俞興更納悶了:“那你跟我說半天?”
“我從我的認知來看,我不覺得造車是什麼很好的選擇。”劉琬英坦率的說道,“但如果你覺得這個事有意思,你願意投入,等咱們幹了幾票,不是不能試試,我反對的是這個事,我支援的是你這個人。”
“唔,我要感謝你嗎?不過,我心裡好像沒有很興奮。”俞興笑道,“趕緊等保爾森增持吧,就倚仗他們給錢了。”
劉琬英提到一個最新的訊息:“保爾森的腳步真的近了,我看他在華爾街又提到了自己看好的公司方向,裡面就包含了嘉漢林業這一塊。”
俞興希望保爾森能夠趕緊增持,那邊的阿里也還等著訊息呢。
等到這通電話粥煲完,他回到房間,沒瞧見鍾志凌和葛星文,不知道這倆人是不是去瀏覽城市風光了。
俞興坐在桌子前,扯過酒店的小本子,掏出水筆在上面寫了一個詞,鏟子。
隨即是第二個詞,供應鏈。
如果想要賺錢,僅僅憑藉投資機會就可以了,倒也不用那麼費心費力。
俞興今時不同往日,雖然不像遇見的那些大佬們,但也能初步調動一些資源,而隨著時間的發酵,這些資源是能很快增值的。
他又寫下第三個詞,造車。
俞興認真審視這三個詞,如同與小英的交流一樣,內心並沒湧現出什麼興奮之情。
片刻之後,他忽然想到小英的第一反應,默默在紙上寫下了第四個詞,騙補。
滋溜!
不知道怎麼回事,心裡好像一下子就興奮起來了。
汽車行業確實存在很多混亂,尤其是新能源發展的前後,這必然能給百曉生帶來不少機制的驗證,包括前老闆賈會計也有在其中摻一腳。
如果能親手助力前老闆的事業,那心裡的感覺一定很好。
俞興在最後一個詞上畫了一個圈,不自覺的想到了更多,騙補這個事不光發生在國內,國外也有因為寧德時代佔據電池市場而出現的類似事情。
歐洲就出現了一家致力於汽車電池製造的公司北伏,希望以此減少對亞洲電池公司的依賴,七年時間融資超過150億美元,選擇在瑞典的北極圈的小鎮建廠,說是這裡陽光充足,利用太陽能可以降低成本,提高競爭力……最終的結局是申請破產保護。
而寧德時代的創始人對此評價有三條,因為他們的設計是錯誤的,因為他們的工藝流程是錯誤的,因為他們的裝置是錯誤的……
俞興想到這件事,只覺天下騙子如過江之鯽……
但又冒出一個小念頭,反正都是騙,不如我來……
不不不,我是做正經生意的。
俞興迅速止住念頭,不覺自己能操作這樣的事情,又迅速在紙上劃掉了自己寫的這幾個詞,但莫名其妙的是,心裡確實變得格外興奮。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