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興感受到了來自投資人們明顯的變化。
一通電話不明顯,兩通電話還寒暄,三通四通電話就不一樣了。
但不同於先前拿不出產品,俞興那時候的心態比較迫切,現在正在內測的微信已經打磨出投入市場前的輪廓,不說主客異位,也確實不用那麼著急。
更何況,微信公司明面只拿了紅隼500萬美元的融資,暗地裡加上對華夏森林的突擊做空,預備資金還有350萬美元。
所以,俞興和投資人先前的想法趨於一致——總要看看市場表現。
市場表現出來之後再調整,這既是對投資人負責,也是對公司負責,更是對員工們手裡的期權負責。
劉琬英對於這種言辭提出了小小的質疑。
“你就沒有一絲絲因為他們先前態度而拒絕的心情?”
俞興的回答是:“你覺得有就有,沒有就沒有,同樣的,他們覺得有就有,沒有就沒有,天底下的專案多得很,天底下的錢也多得很,雙向選擇嘛。”
劉琬英覺得自己已經得到了答案,會心一笑便不再提這個事。
只是,劉建凱還是按耐不住的往百曉生跑了一趟。
俞興面對劉副總笑臉相迎的詢問,無奈的反問道:“什麼理由?你想聽到什麼理由?你們拒絕我的時候,我也不追問什麼理由啊。”
劉建凱聽出來一些情緒,規勸道:“俞總,你不要意氣用事啊,咱們都是為了專案的發展。”
“我不是意氣用事,我就覺得你們這些投資人真像是彈簧。”俞興伸出右手在空中從左揮到右,又從右到左,“我理解你們,你們也就理解我唄。”
劉建凱微微皺眉,你強它就弱的彈簧……
“不說這個了,熊總給我打電話,我也是一樣的態度啊,等等再說唄。”俞興表示了態度。
劉建凱驚訝道:“熊總也給你打電話了?”
俞興點頭道:“我也挺意外的,章總和熊總都給我打電話了,你們是彼此之間有過溝通嗎?一家就算了,怎麼忽然都有些不一樣的考量?”
劉建凱沉默一會,談起新浪微博與企鵝微博的競爭態勢,這是如今極其矚目的一場競爭。
俞興恍然,又驚訝道:“你們至於那麼敏感嗎?新浪微博現在有多少使用者了?”
他沒有關注新浪微博的發展,但知道這場競爭的結局。
“新浪微博在4月份的時候公佈過一次資料,說使用者已經突破了1000萬。”劉建凱對資料很熟,頓了頓又說道,“按照我們從第三方機構瞭解到的資料估算,新浪微博這個月的使用者規模在1800萬2000萬。”
俞興讚歎道:“這是相當厲害的增長啊。”
4月份的官方資料只1000萬,這才兩個月時間就又多了8001000萬,可謂狂飆猛漲。
劉建凱點頭道:“是啊,這種增長真是太猛了!而且,這不單單是使用者規模的問題,更是它使用者活躍、平臺內容同樣很猛的問題,企鵝搞個圖示,搞個發言同步,且不說使用者規模還沒追上來,它那種根植於QQ使用者本身的‘近親繁殖’的內容產出就遜色很多了。”
QQ使用者發表在QQ空間裡的內容被同步到企鵝微博,也許資料上是好看了,但質量上完全是兩種概念。
俞興好奇道:“就憑這些,你們就想試試微信這個專案的前景?”
“不止是這些,而是俞總你在過去四個月裡的努力讓人欽佩,微信公司所表現出的活力讓我印象深刻。”劉建凱真心實意的說道,“如果是其它風投,他們不瞭解俞總這段時間所展現出的驚人成果,他們僅憑微博競爭是很難有決心來投資並保持支援的。”
俞興感受到劉副總裁的遊說,似笑非笑的說道:“照你這麼說,除了你們三家,我就找不到其它願意冒險的資金了?”
“俞總,我們過去關於這個專案的孵化確實存在分歧,股市裡有句話叫做買在分歧,實際,這是買在分歧轉一致,現在就是我們從分歧走向一致的接洽時刻。”劉建凱苦口婆心,“你與其再在資金上浪費精力,不如集中在微信產品的前期驗證之上,況且,誰的錢不是錢?錢不會因為喜愛或厭惡就改變它自身的價值。”
“劉總啊劉總,我看你是今日資本最勤快的一個人。”俞興笑道,“你看你跑來跑去的一趟又一趟,真是今日資本的狗腿子啊。”
劉建凱不生氣:“我自己願意多看看情況,生怕一個好專案因為我個人狹隘的目光而得不到合適的資金,那對雙方都是一件憾事。”
“就這樣吧,劉總,我很感謝你願意這麼重視我們,但我也知道大家仍然是心存疑慮的,按照你的話,轉入的一致還不夠一致,只要當市場有了資料的表現,我相信我們才能有個更一致的評估。”俞興伸出右手,又提議道,“要不要再去四層看看?”
劉建凱看著俞總的表情,覺得這次沒把錢投進去,恐怕就是夜長夢多。
他只能補上誠懇:“那行,微信公司這邊有什麼需要幫助的或者缺少什麼資源,你就微信上和我說,拋開今日資本的關係,我個人也很樂意看到企鵝碰到嚴峻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