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比一年無聊的春晚,周易發揮失常》
《新世紀以來最好的一屆春晚,周易壓軸出場博得滿堂彩》
《周易新歌春晚首唱內幕,疑似後臺耍大牌不彩排》
《周易新歌春晚舞臺首唱,現場掌聲如雷!》
《……》
2005年2月9日,大年初一。
就好像發瘋了一樣的國內傳媒界突然間出現了一個極其詭異的場面——
有超過30家有頭有臉的紙媒在頭版頭條刊登了對本屆春晚、對周易的失望乃至於是指責他不參與前兩輪彩排的不敬業行為;
有超過18家有頭有臉的紙媒在頭版頭條刊登了對本屆春晚的誇獎、對周易的讚美以及複述周易近年來所幹出的豐功偉績。
這架勢把愛衝浪的網民都給搞懵圈了——
“臥槽?發生了什麼?我這一份報紙上怎麼兩個記者一個反對周易一個支援周易?”
“我也是。”
“我家門口報刊亭,5份報紙罵周易歌曲爛俗的,3份誇周易不愧是樂壇領袖的。”
“我這是誇周易的7份,罵周易的4份。”
“我這誇罵28開。”
“我這罵誇73開。”
“……”
2005年開年第一大奇景,在一場春晚過後就這麼呈現在了全國觀眾、全國網民的眼前——諸如《每日新報》等地區性大報紙甚至還會出現堪稱左右腦互搏的奇葩場面——
罵春晚、罵周易與誇春晚、誇周易的並存。
這可太稀奇了。
稀奇到錢江都開始緊張了起來——
“阿易,我怎麼感覺不太對勁……”
大年初一,直接沒回香港的錢江敲響了周易的家門,在後者那睡眼惺忪的狀態下,臉色凝重的將情況和盤托出。
“多大點事,不就是左右互搏嗎。”
揉著雙眼的周易打了聲哈欠,擺擺手示意錢江不必在意這些:“我出道以來的黑料就擺在這裡,早就被扒乾淨了,翻騰不起來什麼風浪的。只要我的立身之本不倒塌,他們就永遠只能無能狂怒。”
一不洗錢二不弓雖女幹三不偷稅漏稅,才子風流更是刻進了中國人dna裡的傳統刻板印象,完全沒人會當一回事。
再說了,他又不是孤軍奮戰。
針對他的造謠那自有專人來闢謠,收到通知的時候配合好就行了。
“……”
錢江帶著仍未打消的憂慮離開了,連程好留他一起吃個早飯都婉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