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就對了,只要願意花足夠的代價,追求書籍保留長久的法子有很多,用人皮做原材料反而是最費時費力還不討好的。也就只有一些特殊的行道,才會用人皮紙寫東西。”
“我明白了。”
“你真明白了?那你知道,這三張人皮紙,是哪個年代的麼?”
“東漢以後,隋唐以前?”
“我可以給你一個最具體的年代。”
“您說。”
“南梁。”
“奶奶,您再具體說說。”
“梁武帝蕭衍,曾以三千人皮製紙,謄錄佛經以求拜真佛。
不過這批紙還沒來得及用多少,侯景就叛亂了,這批紙也就從宮內流傳了出去,被稱為佛皮紙。
你這三本書,就是用這佛皮紙寫的。”
“拿人皮造紙,他不是信佛很出名麼?”
“有什麼好奇怪的,做皇帝的拜佛求道,哪裡是為了什麼慈悲為懷普渡眾生,無非是想求個長生好繼續安享榮華罷了。
明朝的那位修道皇帝不也是一樣麼。
這種皇帝,不愛江山也不愛美人,只愛他們自己,骨子裡自私得很。
所以,又怎可能真的在乎什麼人命。”
“受教了。”
“這書,這紙,要是儲存得好,就算真古董了,看來,你太爺地下室裡真藏了不少好東西。”
“您是早知道太爺地下室裡有書?”
“他自己說過,破四舊時有幾幫人寄存在他這裡的,都說以後會有人來取,可等到現在,都沒人過來拿走。”
“到底是什麼人寄存的?”
“我連那些書都沒看過,怎麼可能知道是哪些人,再說了,我現在老花眼了,也不適合看書。”
“那真可惜,我覺得有幾本書,還是挺有趣的。”
“等阿璃病好了,你可以給奶奶我念念。”
“念不出來的,還是得您自己看。”
“你還有事麼?”
“有。”李追遠開啟黑色塑膠袋,將那錠金元寶拿出來,放在了柳玉梅面前。
“你小子,跑去當水猴子去了?”
“沒有,不敢的。”
“這是冥金,陪葬時用的。”
“是金子。”
“怎麼,你是想在我這裡換錢?”
“是的。”
“呵呵呵。”柳玉梅捂著嘴笑出了聲,“你這小子,把奶奶我這裡當成當鋪了?”
“合理買賣,不牽扯其它的。”
主要是它就留了一塊金錠,這是租地和種樹的錢,直接拿給太爺,一不太好解釋,二拿去換錢也麻煩。
畢竟太爺只需要去村裡交錢簽字就好了,李追遠需要考慮的事情就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