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七十章 (本卷完)

畫風一下子又變成了幼兒園圍牆畫。

其實,倆人到底還是小孩子,本質上和村裡玩泥巴的同齡孩子沒什麼區別,只是他們的泥巴看起來更高階那麼一點。

《齊氏春秋》李追遠已經破譯完畢,這本書越往後破譯難度就越大,耗費時間也就越久,李追遠後來也是發現了,這本書應該是有個密碼本的。

要不然以自己的推演計算能力都得耗費這麼大精力,正常齊家人不說想學了,單純為了看懂上頭的字都得苦心鑽研半生,這顯然不可能。

而密碼本應該是齊家人祖傳的某種基礎的東西,類似柳家人的《柳氏望氣訣》。

正因為缺失了這個東西,李追遠就只能採取最笨的方式硬啃破譯。

這本書本身就是一個機關萬花筒,破譯完後,裡面記錄的是機關和空間要術,屬於齊家祖上安身立命的本事,哪怕是在族內也確實得保密,只能小規模傳播遞代,因為這涉及到不知多少陵寢的秘密,一旦洩露出去,必會遭受古代當權者的忌恨。

書是好書,但對於現在的李追遠而言,有點雞肋,他的專業是水利工程,也不用他來設計什麼“安保”或者“防盜”,因為大型水利工程附近,都會有部隊。

相較於古代害怕盜墓賊團伙的入侵,現在需要擔心防衛的是來自空中的導彈。

不過現在是雞肋,以後肯定還是會有用處的,家屬院的老教授們幫自己破譯出了竹簡裡的座標,雖然有三處還模稜兩可,但大概位置都確定了。

從東北到雲貴,從草原到戈壁,從十萬大山到千島之湖,從盆地到高原,以及江裡河裡甚至是海里。

地理座標橫跨之大,讓李追遠對著地圖都感到不可思議,可生於春秋時期的面具男子哪怕變成死倒了依舊將這份竹簡隨身攜帶,那就必然有其秘密。

而且,竹簡座標裡,有一處,居然和《集安572人防工程調查報告》很接近,很大機率就是一處地方。

也就是說,羅工心心念唸的白月光,也是竹簡記錄的九大座標之一。

這不由讓李追遠懷疑,半年前在京裡,李蘭給自己甩來的那三份檔案,三份分別對應海里、集安以及豐都,是否也存在某種深意?

已徹底發病並自認為褪去人性的李蘭,卻依舊在繼續著她的工作,到底是懷揣著怎樣的一種目的?

李追遠很難代入她的思維,他也不敢去嘗試代入,但從側面來看,肯定有著更深層次的東西在吸引李蘭去追尋。

雷打不動,揭開每一天序幕的,還是劉姨

“吃早飯啦!”

李追遠牽著阿璃的手下了樓,一樓客廳門側處掛著一個小黑板,本是拿來臨時記賬的,比如東家需要多少桌椅西家需要多少紙人,大部分時間都是閒置。

但自仨月前,李三江鄭重其事地把黑板用水仔細擦拭,拿起粉筆,在上頭很嚴肅地寫了——“壺百天”。

在被告知“壹”寫錯了後,太爺乾脆擦了,改成“100天”,以後繼續以阿拉伯數字遞減。

這板子當然不是寫給他曾孫看的,畢竟曾孫已提前錄取,相關證明都被李三江供在了小隔間裡的老子(孔子)像下。

李三江這是為壯壯寫的。

今天,黑板上是今天新寫上的數字“3”。

譚文彬晨跑回來了,在井口邊衝了澡換了身乾淨衣服。

不得不說,哪怕撈屍人功夫他只練出了個強身健體,但那也是對比潤生這種怪胎。

他出身自警察世家,身體基因本就不錯,再加上刻苦鍛鍊同時吃得還多,赤膊時可不再是白斬雞而是肉眼可見的精悍。

陰萌做棺材的手藝沒得說,睡裡頭真的是冬暖夏涼。

每天晚上,譚文彬就和潤生睡棺材裡,一口是李三江的一口是山大爺的。

之所以山大爺的壽材還被放在這裡,是因為李三江擔心給他送家裡去的話,山炮會輸了錢把壽材賣掉。

反正等山炮哪天蹬腿了,再讓潤生把棺材送過去,也來得及。

對此,潤生也深表同意。

“明兒怎麼還會放假哩?”李三江有些不解地抽著煙,“眼瞅著都要高考了呀。”

譚文彬說道“大爺,我們學校不是高考考點,我們得去考點學校,正好放兩天假讓大家準備準備,考前一天再集體去考點學校,住他們宿舍。”

李三江問道“可以送飯不?”

“可以的,不住考點宿舍的話,還能回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