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最可惜的還是汽車之家沒有機會介入,他們的大股東是什麼時候變更來著?等吧等吧。
至於太平洋汽車網,算了吧,還不如等等看某音的親兒子懂車帝有沒有機會介入,這才是牛逼的汽車頻道。
算了算了,等小張同學的第五次創業吧,應該也快了。
沈楠彭看了看檀錦程,沒再多言,打了個招呼就走了,他現在可是忙得很,次貸危機之後紅衫在國內的業務快速擴張,網際網路跟有潛力的實體領域全面開花。
這位號稱買下了國內網際網路半壁江山的男人,僅僅在2007年就捧出了三個億萬女富豪,不過論創業能力他也不弱的。
攜程還有如家就是他跟人合夥創立的,2009年他最牛逼的事兒應該就是幫助了新浪創始人完成了對新浪的全面收購。
有過如家創業經歷的他其實對於實體領域的投資也是很多,出手一直快準狠,2007年他佈局電子商務,2008年進軍影視娛樂行業。
2009年投了很多雲端計算大資料企業,而今年他又開始佈局O2O,忙得是不可開交。
要說起這個,就不得不說檀錦程的狗裡狗氣了,沒有沈楠彭這麼豪,他就把沈楠彭投資的雲端計算公司給記下來,有印象的就記下來等著下一次融資,沒印象的就暫時不管。
雲端計算在2010年來說還太過於超前,能不能夠撐下來都不知道,沈楠彭有錢不怕可以把看中的都投了,他可玩不起。
另外就是很多公司的名字還有創始人什麼的跟自己記憶當中的不同,是不是後來的公司還不知道呢。
呆坐了片刻,檀錦程起身拍了拍屁股回到酒店。
“也不知道老餘他們在特斯拉參觀得怎麼樣。”
尉來這次來特斯拉考察的行程是公開的,也報備過,由創始人以及兩位研究院的領導帶隊,陣仗可不算小,在國內引起了不小的關注。
2010年半年過去,車市基本的格局已經能夠看出個大概了,日系品牌跟迪子是今年最大的輸家,除鈴木汽車之外的五大日系汽車廠,銷量出現了大幅下滑。
減產幅度最高的就是本田跟豐田這兩家了,本田減產近五成,豐田則超過了六成,按照市場預測,哪怕是下半年奮起直追,日系品牌整體的銷量下滑也在30%左右。
讓出來的市場主要由德系還有自主品牌瓜分掉了,德系是最大的贏家,其次就是自主品牌,不過這不包括迪子。
剛剛進入七月份,BD高階副總裁,銷售公司總經理夏冰就出面公開向經銷商喊話,穩定經銷商的情緒,同時也將今年的銷量預期從100萬輛下調至60萬輛。
這是開始認慫了,沒辦法,上個月末已經有經銷商在他們公司的門口拉起橫幅了,退網門經過幾個月的發酵,不僅沒有降溫,反倒是有愈演愈烈的跡象。
迪子的操作實在是讓檀老闆有些搞不懂,放給媒體的料不是怎麼安撫經銷商,重建經銷網路,而是跟J字頭的自主品牌互相指責,指責被對方暗算。
誠然,J口牌給予的獎勵(單店600萬)和無擔保賒銷鋪貨300萬元新車的操作確實是夠騷的,但是也不可能因為一個品牌的煽動,就盲目的集體退網咖?
敢開4S店的哪個不是在當地有點兒背景的,不提商譽他們會差這600萬元?這轉移視線的手段實在有些拙劣,除了給媒體提供更多的新聞爆點之外,沒有任何效果。
國內J字頭的自主品牌也就那麼幾家,能跟迪子形成競爭關係的也就兩家,這兩家根本就沒有任何的回應。
一直追蹤此次事件的豬廠汽車頻道又致電了迪子部分經銷商,大部分經銷商對於郵件的態度不一,南區的某位經銷商認為,這只不過是轉移視線的方式之一。
不過,同時他也認為迪子應該是意識到了真正的危機,以往可是不理他們,而是以扣除保證金來威脅他們。
J字頭有沒有給出這麼豐厚的獎勵挖經銷商檀錦程不知道,不過在檀錦程看來,煽風點火肯定是有,但如此豐厚的優惠應該是不太可能。
兩家被影射的J字頭車企,一家是國企,大機率不太可能幹出這種事兒,而另一家新收購了沃爾沃,正忙著消化沃爾沃技術還有選址建廠呢。
從時間點上來說,可信度不大,檀錦程可是知道沃爾沃收購之後的很長一段時間,由於收購資金還有技術消化的問題,吉利可是很長時間都特別困難呢。
點點火,煽煽風這肯定是有的,用迪子爆料的條件挖上那麼一兩家也有可能,但是大規模挖,他們有這個錢嗎?
好傢伙,300多家的經銷商退網,獎勵跟賒貨每家900萬元,都是J字頭乾的,這得多少錢,現階段的李老闆有這個錢嗎?
大概這也是迪子不敢直接點名的原因,真要是有證據,幹嘛要用J字頭代替,直接爆料丟出來就行了。
總之一句話,捅你兩刀是肯定有的,但是刀刀都是他捅的那肯定不可能,主要的責任還是迪子沒有處理好跟經銷商以及媒體甚至是客戶的關係。
F3這車子怎麼說呢,其實挺拉的,賣得好的原因檀錦程真是看不懂,不過也正是銷量越大,問題也就越多,質量跟不上的話客戶當然不樂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