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這其中還有豐田代表的吹風,利用豐田召回門事件,尉來汽車旗下的悅馳A1車型銷量已經在華夏市場一舉超越了RAV4。
有錢,有背景,有決定,有市場判斷能力,唯一缺的可能就是技術了吧?
跟這樣一家車企合作,那特斯拉又能得到什麼?
利用尉來汽車的渠道提前開啟華夏市場?
除此之外好像沒有其他的了吧?從長久來看,提前進入大爆發的華夏市場對特斯拉是有著極大好處的,哪怕是在研發當中的毛豆S,他們也早有進入華夏市場的計劃。
但短期來看,只有Roadter一款車型,並且還是跑車,又不是走量的,進不進入華夏市場意義不大。
反倒是有可能給自己培養一個潛在的競爭對手。
面對這位陌生的面孔,檀錦程搖了搖頭,很不客氣的道:“技術就是用來突破的,從0到1很難,但從1到100並不難,我相信哪怕是沒有特斯拉的技術,我們也能夠在現有基礎上完成我的電動車夢想。”
“如果各種懼怕你們設想當中的競爭,那我建議乾脆把手裡的股票賣給我吧,你們去享受生活,我來收購特斯拉,20億美刀我還是能湊湊的。”
檀錦程是用英文直接說的,沒有透過中間翻譯,除了自己團隊有些人聽不懂之外,滿座的老外都驚了,包括特邀列席的沈楠彭都是如此。
一時之間,會議室裡陷入了短暫的安靜,氣氛顯得非常的詭異。
在老外的印象當中,華夏人跟他們的合作,尤其是尋求技術合作方面都是都是比較怯懦的,可以說是有求必應,他們倒也不是不想合作,只是要多要一點好處而已。
誠如檀錦程所言,技術從0到1很難,但從1到100不難,尉來汽車的技術並不差,只要給他們時間,完全可以慢慢實現突破。
至於專利方面的了,這個如果對方不進入到北美市場,只在華夏市場出售的話,即使他們正面侵權你也沒什麼辦法,大不了就是打官司。
更何況想要繞開專利也不是沒辦法的。
沈楠彭則是沒想到一向溫文爾雅的檀錦程會如此,雖然他在談判桌上一向很強勢,但是都是就事論事,不會這麼強勢的威脅對方,也不會這麼強勢的表態可以直接收購對方。
約莫半分鐘之後,會議室裡響起了一陣掌聲,是坐在主座位置上的馬斯克。
“檀說得很好,如果我們懼怕競爭,那我也就沒有必要接手特斯拉了,只不過從當下來看,跟尉來汽車成為戰略合作伙伴,對於當下的特斯拉而言並沒有太大的好處。”
“哈哈,如果是這個那好說嘛,說說你們的條件;哦,對了,赫伯特,貴公司怎麼說?”
不就是覺得好處不夠嘛,問題不大,大不了再注資一部分,但一切的前提得建立在能夠收購戴姆勒或者是其他機構股份,讓尉來成為特斯拉重要股東的前提之下。
“沒問題,戴姆勒已經同意了檀總的收購計劃,咱們隨時可以簽約。”
檀錦程是17號到的,18號就到了德州,當日就向馬斯克還有赫伯特透露了合作計劃,而今天已經是當地時間23號了,五天時間就是等著戴姆勒的訊息。
這五天也不是什麼都沒幹,檀錦程還在沈楠彭的協助之下分別聯絡了其他投資機構,包括豐田在內檀錦程都聯絡過。
直接收購戴姆勒持有股份是最佳方案,快速高效,次之的就是豐田了,豐田比戴姆勒的股份也少不了多少。
再次之的就只能從投資機構以及基金手裡收購了,這個就比較麻煩了,因為這些持有股份都不多,需要聯絡很多家。
豐田的態度很曖昧,沒說不賣也沒說賣,只是表示會認真的考慮。
按檀錦程的猜想,對方大概是在考慮國內市場悅馳A1跟RAV4的競爭關係,再考慮出售是否可行。
上市公司股東多了是好事,大家同心協力把蛋糕做大,分得更多的利潤,但凡事都有兩面性,在某些利益面前也很容易出現分歧。
檀錦程放話以現有市值溢價20%左右的價格收購特斯拉股份,一些小股東很難不動心啊。
華爾街的資本,一向是見錢眼開的。
馬斯克不怕檀錦程收購戴姆勒或者是豐田的股份,但如果檀錦程收購太多小股東的股份,那他就有些不開心了,這也是為什麼他極力推薦戴姆勒了。
好在,他的努力沒有白費,戴姆勒答應以2億美刀的價格出售其持有特斯拉8.57%的股份。
當然,這中間好基友赫伯特幫了不小的忙,赫伯特雖是戴姆勒放在特斯拉的董事,實則是他的盟友。
“OK,那就沒問題,那現在埃隆可以說說你的條件了,不過分的話我現在就可以答應下來。”
股份解決了,一切都好說,不就是錢嘛,咱不差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