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伺服器繁忙,請稍後再試!”
待蘇軾無語到不想說話,DeepSeek繼續說道:
“最後可得出結論,若以“日作千詩”論英雄,吾當稱王!”
“若比情感震顫千古共鳴,老deep我還得練!”
“一言蔽之,A作詩,最剋制的便是高產卻低質的二三流詩人。”
DeepSeek的話音剛落,在場的詩人紛紛搖頭。
“不是我!”
“亦不是我!”
“更不是我!”
唯有乾隆臉色一變。
完了,衝我來的!
此時,彈幕彈出。
“DeepSeek能寫這些的前提,也是得有足夠的詩詞古文,作為原始支撐,從而仿寫。”
“實際上,如果沒有這些古人的詩詞,A根本無法創作。”
“A作詩特點就是:沒有感情,全是技巧,不輸文采,稍遜風騷。”
“沒有古人的智慧,哪有詞彙編入A。”
“表面上說的是A和古詩人比賽,實際上是鞭屍乾隆。”
“乾隆:有點陰招全使我身上了。”
......
各朝詩人此時都不約而同的長噓了一口氣。
差點以為在後世,DeepSeek可以完全替代或是超越詩人。
看來這個所謂的DeepSeek作詩,是基於他們這些先人的作品而來。
若是沒有他們的詩作,DeepSeek是絕對作不出來的。
所以在後世,詩詞是可以堆砌起來的音律言律的表達形式。
DeepSeek可以根據每位詩人的詞風,完美的堆砌出放在古代也可以流傳千古的名篇。
但是其中的思想和韻味,卻是永遠無法模仿。
詩詞,往往需要根據意境和想象去獲得它的美感。
各朝詩人都相信,後人在讀他們的詩時,都會揣摩他們寫詩時的境遇和心情。
後人會在詩中理解他們的懷才不遇之悲、家破人亡之痛,亦或是雄姿英發之豪、勇冠三軍之勇。
所以他們完全不必在意後世的DeepSeek能否替代詩人。
好詩可能是DeepSeek的。
但是意境,是他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