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竇管的位置格外隱秘,又是貼近著股骨的,如果不仔細看,都還以為是骨膜的正常結構!
雖然難以發現,但是清理起來,還算是比較好清理的,就只要沿著骨面向下延伸就可以了。
陸成一邊正常操作的時候,林輝就給季末使了個眼神。
季末馬上就會意了,問道:“陸師弟,這個竇管,你是怎麼發現的?它的開口也太隱秘了吧?”
季末看著那竇管的開口,幾乎是緊貼著股骨頸,這個地方因為是截骨的平面,大家都是用自己的眼睛看的,而一般的竇管,要麼竇道是非常大的,非常顯目,而一般沒有比較明顯的竇管的,也不會去故意地劈開一條竇管出來。
所以大家都沒看到的事情,陸成卻看到了,著肯定不是發現這個竇管需要特別專業的知識,肯定是有一些小技巧的。
學手術學什麼?背會了所有的手術流程之後,學的就是這種小細節和技巧啊,學會的小細節和技巧越多,就越能把手術做得圓滿!
陸成一邊繼續用吸引器抽吸這開啟竇管裡面的黏糊糊膿液,一邊說:“再不明顯的竇管,也肯定有結核桿菌穿過,細菌和結核菌穿過軟組織的通道中,要麼是流動性的液體狀,有波動性。”
“要麼就會產生包膜,而這個包膜連線之外,我們自身的組織會對侵蝕物體產生防禦反應,會反應性地產生炎症保護,炎症持續存在的情況下,就肯定會有疤痕的癒合。”
“包括竇道的遠方也是這樣,疤痕組織穿在肌肉組織裡面,密度會更高一些,就能夠摸到。”
“我剛剛截骨的時候,就摸到了這條竇管的硬結。只是為了按照順序來一條條地處理竇管,所以就沒一開始就處理這一條。”
“你來摸摸這個竇管的管壁,是不是有一種硬結的觸感?”
林輝立刻恍然大悟!
而鄧志則是聽得腦瓜門上就直接顯示出了不相信的神色。
小陸哥,你是在和我開玩笑吧,你想透過肌肉的表面摸到裡面竇管的硬結,你是當我沒做過清創的手術哦?
可陸成就發現了,鄧志也不能直接講出來陸成是在騙人啊!
這小陸哥,要麼就是沒講實話,要麼就是有所保留!
而且陸成自己本身就是摸到的,他擁有靈巧之觸的被動技能,連細微的血管波動都能摸得出來,更別提是裡面的硬結了。
其實陸成在發現這個竇管的時候,就能夠主動地叫季末、鄧志,甚至是自己的師父林輝也來感受一下。但陸成的身份卻註定了他不能這麼做。
搞教學,那是上級醫生該做的事情,陸成現在的身份是學生和師弟。
他可以在別人不知道的情況下,在問了他的情況下,去告訴別人為什麼,但是卻不能直接以教學的形式去告訴林輝和季末該怎麼做!
畢竟別人的身份擺在那裡,即便是對他好,也要給別人面子,萬一別人知道呢?這不就是自己在強行裝逼了麼?
而假如季末是師弟的話,那就沒問題了。
此時嘛。竇管已經被陸成開啟了,季末自然沒有從外到內觸控的那種感覺了,只能摸一摸竇管體會一下,這其實也沒辦法。
季末摸完之後,也是點了點頭,不過還是有點遺憾。
這種從裡面感受的感覺,當然沒有從外直接往內感受的收穫大,就像是給病人做診斷一樣,當你知道了診斷結果去反推疾病的症狀,和你透過病人的症狀,順推病人的診斷,這個過程不一樣,收穫也不一樣!
而就在這個時候,手術室的門又被推開了,赫然正是閔宏從外面走了進來。
靠近手術檯後,看著陸成正在切除竇管,便點了點頭說:“不錯不錯,小陸還是不錯的,像這種結核性髖關節炎,就非常容易透過股骨產生竇管,往膝關節處順流而下。而這樣的竇管又非常隱秘,如果經驗不足的情況下,很容易就漏掉了。”
“小陸,你繼續延伸一下,看看這個竇管的終點在哪裡,有沒有破開膝關節的關節腔?”
閔宏不愧是閔宏啊,即便是沒有靈巧之觸,就馬上根據自己的知識儲備講出來了這條很容易出現但很難發現的竇管走向。
一下子,林輝和季末等人便聽明白了。
陸成聽了後,也是覺得,自己和閔宏相比,還是差了好多,現在的自己,水平還遠遠沒到可以教學的程度:“師父,大概在收肌腱裂孔的位置,沒有再往下延伸了,是一個盲道。”
給人教學,又不是示範一下手術該怎麼做,操作該做到哪裡就可以了,而是要以教學物件能夠理解的方式,告訴他為什麼要這麼做,根據他的知識儲備一層層地往下面推,這就是因材施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