脛骨關節面上有內側和外側半月形狀骨,叫半月板。
其邊緣部較厚,與關節囊緊密連線,中心部薄,呈遊離狀態。
正常的半月板有增加脛骨髁凹陷及襯墊股骨內外髁的作用,以增加關節的穩定性和起緩衝震盪的作用。就是保護股骨和脛骨的直接撞擊作用。
也是我們平時穿鞋的時候,會習慣地放一個鞋墊,穿起來就舒服一些。
半月板損傷後,主要症狀是膝關節疼痛,部分患者有彈響及關節絞鎖。
若不及時處理,損傷的半月板會不斷磨損膝關節的軟骨,而我們的軟骨無再生能力,軟骨受損之後直接的後果是加速骨性關節炎的發生,嚴重者可跛行或屈伸功能障礙,嚴重影響生活質量。
因此,半月板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
除了年紀比較大的人,而且即便是年紀比較大的人,半月板是能保留就儘量保留。
畢竟半月板只是鞋墊,而不就真是我們現在穿的鞋墊,穿著不合適了,穿爛了,我們再花幾塊錢甚至十幾塊錢乃至幾百塊錢買一雙換掉就行了。
我們身體之物,出生時即是最完美,一旦受損,給你這具身體的老媽可不負責原產配件的更換,別人也是無法幫助你完全恢復。
因此,從醫學的角度來講,所謂的完全康復,都是假的,只能說盡量地幫你解決疼痛等問題,幫助你完成日常行為該做的動作,一旦受傷,就再不從前!
半月板受損之後,可以解決症狀的辦法有好幾種。
一是切除,就是破爛的鞋墊穿在腳上,還不如直接把鞋墊給扔了,可能還舒服點。也好比鞋子裡面滿是小石頭,還不如直接赤腳走路一樣。
二是縫合,縫合就是修補,把破了的鞋墊,能縫合的地方縫了,捲起來的,膈應腳的地方則平掉。然後雖然爛了點,但好歹還有個保護腳的作用。
三是成形,也叫部分切除,是切除術的一種補充,就是把該切的地方切掉,不該切的地方則保留下來,可以作為脛骨和股骨之間的緩衝區。
方泥馨是對自己的要求比較高的,她此刻是非常之猶豫,她雖然沒有真正地專研過運動醫學,但是看過的文章卻不在少數。
按照當前的潮流和最頂流的思路來講,也是循證醫學最新的支援證據來講,縫合,要比完全切掉給病人帶來的綜合收益要大。
但問題就出在這裡了,放射狀的損傷,與半月板的半月形態並不一致,而膝關節的MRI平掃是按照冠狀面、矢狀面、橫斷面三個層面來一層層掃的。不明顯的損傷就可能正好掃不出來。
如果早就知道病人有三處破裂的話,方泥馨不會強自鎮定地把病人拉上手術檯來。畢竟她做的縫合效果,自己心裡也沒底。
李東山此刻也是看出了方泥馨的猶豫,神色鄭重,這個病人的核磁,是經過了他精挑細選了的。
就是為了讓方泥馨先練練手感,找找感覺,沒想到一來就直接給方泥馨帶來了心理壓力。
咬鉗,可以把半月板的內側緣給咬掉,但是卻不適合把所有的半月板咬掉。
若是破裂得不夠厲害,把破裂的邊緣咬掉之後,半月板就不會遊離與捲起來,剩下的仍然是一個整體,所以可以不會對軟骨面產生刺激。
這是成形術可用於治療的另外一個原理之一。
但問題是,此刻方泥馨把邊緣的破口都咬除之後,再用探鉤探半月板的時候,半月板看起來還有些鬆鬆垮垮的。
李東山也注意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