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九十四章背井離鄉

還有就是一點個人私事兒,等他發達了他絕對回去關東找周家的,這是他就這片刻下的決心,他放不下週采芹,這個總是偷偷給他帶點好東西吃的姑娘。

“哈哈哈!”曹德忠看著房間裡對自己怒目而視的周采芹,柱子兩個小孩兒,放聲大笑,“多大點事兒,把你的鎖子叔也帶上不就成了,去了關東,就有好日子過了。對了周掌櫃,我看你也不是吝嗇人,怎麼主家吃的棒子麵,而你們門外的把頭吃的是白麵,還有酒?”

曹德忠的一番話,先是讓屋內的氣氛一下子緩解,三個小子還沒歡呼雀躍,但是隨著曹德忠的問題,卻是讓周家人一下子尷尬了起來。

怎麼說?染坊把頭仗著自己技術好欺負主家?

難得周常青做了次正確的決定,將自己幾年的委屈全全說與曹德忠,反正都要離開周村城了,前兩天陳六子還說與周常青,技術他都學會了,孫師傅可以辭去了,聽書的都說了,朱元璋的善與狠都是因人而異,何況多年來周家並沒有對不住染坊把頭孫師傅的地方。

“倒反天罡!”曹德忠的手狠狠在桌子上拍了一下,叫來手下,“去,把門口的那胖子料理了!”

曹德忠的話卻一下又把周常青驚到了!“大人,犯不上殺人,犯不上啊!”

但是他又哪裡懂保險隊的手勢,曹德忠現在以周家角度看待問題,傳文娘最後的妹夫家被這樣的人欺辱,是犯不上殺人,但是教訓一頓總是有的。

朱家,可是遵紀守法的!

聽著房間外傳來“大人,我錯了!再也不敢了”慘叫和三個小孩的歡呼雀躍,曹德忠和周家人聊了很多,直到夜深了才離開。

……

齊魯大地上,今年的春天並不太平,獵人聽聞萊陽農戶曲詩文在4月21日聯合各莊農戶,轟轟烈烈的開展著從官府討要“積穀”的運動,聲勢浩大,短短几天,登州府、萊州府數以萬計的農戶積極響應。

而在這風波下,漢耀商會出面不斷的組織人手,動員不想參與,但又找到活路的齊魯農戶,踏上一場前所未見的關東大遷徙。

4月底,周家在曹德忠留下照應的手下幫助下,變賣了所有家產,總算是登上了第7趟前往關東的龍江號漢耀貨輪。

8000噸級別的貨輪,打從見面,就震懾著陳六子這個小小的心靈。乖乖,怪不的朱家豪氣的讓鎖子叔一起去關東,這是多麼大的產業才能養的起這麼巨大的貨輪啊。

而且聽說這樣的貨輪朱家有五艘!五艘啊!要是全部用來躉布,他們通和染坊染的布染個十幾年,才能裝一船吧。而這次據說是執行關東總督公務的三艘,在青島至旅順的路途上分批的總共走了6趟了,這是第七趟,朱家這是打算從齊魯運多少人回去?

正這樣想著,陳六子的乾爹周常青吊起了書袋。

“六子,你知道這背井離鄉的井是什麼意思嗎?”周常青在上船之後,臨到了離開,心裡不免有些不捨的,望著遠處的這一片土地。

“就是井水唄!”陳六子說道。

“對,但這井是村口鄉民們公用的一口水源。”背井離鄉,井的象徵意義遠遠大於實際,周常青的目光深邃,聽著不斷鳴響著的汽笛,不放心的朝著身邊的媳婦問道。“東西沒丟吧!”

“沒丟!我裝著呢!”周魏氏顯然沒有那麼傷心,她唯一的親人在關東,她巴不得趕緊走呢,更是從行禮裡拿出一個小包裹,遞給周常青:“你自己看著吧,我估摸著路上你看不到它,還得問我!”

周常青拿著小包裹又說了起來:“六子,你不是好聽書嗎?《西遊記》裡皇帝給玄奘裝了什麼?”

“我……我最愛聽朱元璋打天下的故事。”

“皇帝給了玄奘一抔土,寧念本鄉一捻土,莫年他鄉萬兩金啊。”周常青說完倒是自嘲的先笑了笑。自己還給乾兒講道理呢,但是自己向著關東蹦躂,不就是為了所謂的“萬兩金”嗎?

我本一俗人,寧要學聖賢!

不過隨著貨輪啟動的汽笛,周常青依舊拿著小包裹深深的聞了一下,這是鄉土的味道。

而打從今天起,他,不,他們!船上近3萬的齊魯人,就算是背井離鄉了,遠赴關東了。

不過比起自怨自艾的周常青,船上的眾人雖然有些擁擠,但是前所未有的鬆了口氣。漢耀商會保證了,到了關東,到了黑省,馬上組織開展農作物的搶種,他們的好日子,在漢耀商會的保證下,應該是要來了……

------題外話------

推了一波陳六子的年齡,五四是在1919年發生的,姑且認定此時的他25歲。11年前進的周家,也就是14歲,此時是15歲。

周掌櫃的名字我是真沒找到,自己編了個,老爺們神通廣大,如果能找到,我就改改。

老爺們也別怪我又亂入了個影視劇,感謝書友epicheros提供的建議。主要我最近也看了一遍《大染坊》覺得陳壽亭對漢耀還是挺重要的,我最近看電視劇的時候就在想,如果給這位商人一個更好的踏板,是不是會更有意思呢?都是影視,不怕是歷史人物,倒是可以用。

一個天生的商人之於漢耀,猶如劉備和關二爺結拜,三爺喊一聲“俺也一樣!”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