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一二零章 百工至 百具隨(求月票!)

再跟著洛甫也請鄭濟帶上自己的兒子。

如此一拖三,三拖九,拖來拖去,到鄭濟出發時,竟形成了一個幾千人的大商隊,這幾千人裡自然有私兵和保鏢,也有挑夫和伙伕,主體是幾個大商族的結合體,外圍則有許多訊息靈通的小商販,甚至一些完全弄不明白怎麼回事,只是靠著直覺認為跟著鄭家總沒錯的矇混者。

鄭濟用大馬車裝了貨物,向安守敬要到了特別通行的文書。而其他家族和商戶則大多用駱駝。

因高昌這時候尚未完全打通,所以唐軍還佈置了一定的軍力維持著這條迂迴的通道以確保沙州與渠離之間的通訊。鄭濟一行過渠離之後,在樓蘭古城停一停,經過一段極其艱險困苦的沙漠旅行之後,這批人便抵達了沙州。

李臏聽說鄭濟西來,而且還準備往東方去,心中一喜,尋思:“這些是我們的人,到了東邊不但能繁榮商道,而且會對我們的東拓事業有大幫助。”便特別擬了文書,讓沿途駐軍予以照顧。

沙州的大族聽說了鄭濟乃是鄭渭的兄長,又見李臏如此款待,無不趕來結交,其中更有一部分派遣了子弟與之結伴東行。張、宋、李三家更取出千金,入夥了鄭濟的商號。

鄭濟在沙州也未久留,很快就進入瓜州,跟著轉入酒泉,進入張掖。

酒泉與張掖的荒涼讓許多沒眼光的隨行商人都感失望,唯鄭濟卻暗中手舞足蹈,此時河西寺廟已開始傳誦張邁功德,提出佛教要擁戴張特使接掌黃河以西所有大唐故土的主張,鄭濟聽到訊息心中暗喜:“看來一切都與我所料甚是相同。”

張邁本來已打算前往涼州的了,聽說鄭濟趕到特為他停留一日,又見他帶來了這麼龐大的一個商團來,歡喜道:“鄭濟兄,我東進以來,身邊能談打仗的人才不少,能談經濟的人才卻不多,有許多事情想找鄭渭商量,他一時半會卻還過不來,既見到了你,往後身邊可就多了一個能商議大事的人了。”

鄭濟到沙州後便已對張邁的稱呼改口,呵呵笑道:“大將軍,多承你看得起,不過我這一次來,是來賺錢的啊。”

張邁笑道:“你賺錢,我高興,因你賺得一分,周圍百姓便因你而得益十分。再說,這河西要儘快恢復,需得農商並舉,農為國本,商是財源,兩者不可偏廢。我如今已命非精銳部隊於肅州、甘州各地屯田,又在兩州招募新民,屯墾公田,編戶的工作也陸續在進行,道路已漸肅清,治安也有了好轉,但張掖、酒泉荒廢得太久,我自己看著也覺得難受,正需要像你這樣大有力量的人來帶動帶動,才能給這些地方注入生機呢。”

鄭濟道:“大將軍跟鄭濟說笑了。大將軍胸中分明早有經綸,至於說為甘肅注入生機,天底下唯大將軍能辦到,我這點小能耐如何有這本事。”

張邁哈哈一笑,屏退旁人,對鄭濟道:“對別人,軍政機密不能輕易外洩,但鄭濟兄的身份與別人不同。我不瞞你說,我這次正打算攻略涼州。高昌那邊,楊易剛剛傳來訊息,說本月之內高昌就能打通,他又向我保證能夠力保中段無事——楊易的為人我是很放心的,只要他出了口,我便沒有後顧之憂。涼州這邊不過一些小小土豪,要解決也不是什麼難事。千百年來,涼州一直都是河西之首府,一旦攻下也將成為我軍東部重鎮,但我聽孫超說,涼州之破落比甘州、肅州還要來得嚴重,要知我們一旦將涼州立為重鎮,那可就不只是有糧草供應就行,各種配套也都需要。但涼州這樣荒涼,我怕它是否能有資格成為我軍的東樞。”

鄭濟見張邁如此開誠佈公,也就不再說場面話了,道:“大將軍,要讓一個地方迅速繁榮起來,史上也曾有過,秦始皇、漢高祖都曾幹過。”

張邁愕然道:“你是說……”

鄭濟道:“遷天下富戶,以實關中——這是強幹弱枝的辦法。”

張邁沉吟著“遷天下富戶……遷天下富戶……”又道:“但我們卻往哪裡遷人來!”

鄭濟道:“沙州啊!天下定則中樞大興,天下亂則安於邊角。長安為天下之根本,涼州則是河西之樞紐,沙州本來就是因為涼州大亂,承繼了這邊的人口與財富,這才繁榮起來,如今若要涼州重新繁榮,最好就是讓沙州反哺。”

張邁道:“只是河西初定,若就強制沙州百姓東遷,我怕會引起動亂。”

鄭濟道:“是否動亂,要看怎麼做。其實如今明眼人誰都知道,沙州已將逐漸成為邊緣。這次我路過沙州時,見那裡的農田都已經開闢將盡,我又跟沙州大族打聽過那邊的地價,發現所有農田的價錢都甚高昂,許多農夫不得不另闢荒田,但新闢的荒田往往又離灌溉水源較遠,不似涼州,應該會有大量的荒廢良田,地賤而田肥,所以沙州的人口往這邊湧是必然之事,只是人情貪惰厭勞,既然生長於斯,除非有大利益或者大迫害大部分人便不想動彈。大將軍如今要做的,也只是設法推動一下他們而已。”

張邁道:“我卻嫌沙州百姓的志氣有些惰了,涼州土豪家中,蓄著許多漢家農奴,我想若將他們解放出來,也足以作為涼州墾殖農田的新民了。涼州自古以來就是良馬產地,有著大片的牧場,近河處聽說又有灌溉良田,開墾了以後可以養三十萬軍民,正因為城外能牧養出好馬來,所種糧食又足以自給自足,民風又勁,所以這個地方才能在過去千年中成為我華夏精銳騎兵的重要出處!”

鄭濟一聽,對張邁的戰略規劃又猜到了幾分,說道:“若大將軍做這樣的考慮,那就要先遷徙工匠了。”他停了停,道:“西北有好馬的地方多,但未必能夠建立起一支強軍來,關鍵還在於軍事訓練與武器配備跟不上。軍事訓練上,我插不上嘴,但武器配備上,卻在於匠工體系之完善,百工至,百具隨,只要涼州城內能打造出精鐵與兵器,再配合城外的馬群,則這個地方想都不成為河西強鎮都不行了。”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