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市場也第一時間做出了反應,畢竟是韓國第二大財閥,突然遭遇幾乎是整個華爾街的封殺,直接導致大宇財閥相關的所有企業股價暴跌,連帶著拖累本就沒有徹底平穩的韓國股市一邊倒下跌,韓元再次下挫,連帶著本就不安生的整個東南亞都一片風聲鶴唳。
無數人急切地開始打探,到底發生了什麼?!
答案很快流傳。
讓所有人都感覺有些無語的一個答案。
大宇集團的這場滅頂之災,起因只是因為大宇集團的掌門人金宇中私下派人去竊聽西蒙·維斯特洛。
具體細節沒有,但,大概可以想象。
然後,西蒙·維斯特洛被惹毛了。
這場殺猴給雞看的大動作效果很好,很多知曉了事情的真相又發覺自己曾經有過類似念頭的人都是頭皮一陣發麻,慶幸並沒有去具體實施。
明白了事情的真相,大家又不得不面對另外一個問題。
現在怎麼辦?
西蒙·維斯特洛發飆,動靜實在有些大,雖說大宇集團的倒黴立竿見影,但,看情況,因為詳細內情終究只是在某個尖端的小圈子裡傳播,也沒有人敢冒然把真相公佈出來,因此,對於不明真相的人而言,難免就要多想,猜測韓國經濟內部是不是還存在著什麼大家不知道的大雷。
總之,不盡快解決,難免又是一場多米諾效應。
率先頂不住的就是金宇中本人。
因為金宇中很清楚,大宇集團的問題很大,年前媒體對大宇財務狀況的曝光,其實也只揭露了一部分。曾經的歷史上,因為實在撐不下去,金宇中甚至選擇了畏罪潛逃。
這一次,也是一樣。
只不過,再次動起潛逃念頭的金宇中東西南北瞟了一遍,發現哪怕是逃去非洲叢林,大概都避免不了被某個超級富豪抓出來,更別說逃去美國,那叫自投羅網。
再加上從青瓦臺到韓國其他財閥頭目乃至各方債權人的極限施壓,金宇中在事情爆發的第三天就徹底服軟,主動試圖聯絡西蒙,希望能夠道歉,平息事端,當然,這一次金宇中也想開了,平白道歉當然沒用,因此已經做出把整個大宇集團電子部門都拱手相送的打算。
可惜,哪怕青瓦臺也跟著從中說和,依舊根本得不到與西蒙對話的機會。
待到這個週末,大宇集團相關企業的股價幾乎都至少腰斬,同時,韓國政府又收到一批涉及大宇集團嚴重財務問題的一些資料,上任還不到1個月的金大中與西蒙在亞洲的代言人陳晴一番密會後,果斷做出決定,緊急接管大宇。
不僅如此,韓國大檢察廳還效率奇高地發出限制令,以涉嫌財務欺詐、違規貸款等罪名對金宇中進行監視居住,同時全面對大宇集團發起調查。
韓國政府之所以如此雷厲風行,除了掌握維斯特洛體系悄然提供的大量確鑿證據,另外,就是在金大中與西蒙進行通訊之後,得到了某個超級大亨的確切許諾,這邊會幫忙進行善後。
前提是大宇財閥至此不復存在。
說白了,韓國當局別無選擇。因為這根本不是大宇一家的問題,任誰都清楚,大宇存在的問題,其他財閥,或多或少都存在。一旦大宇的問題不能乾脆利落地解決,韓國去年幾乎以放棄整個國家經濟控制權的那份IMF救助協議,算是白籤。
因此,惱恨西蒙·維斯特洛不留餘地也罷,韓國其他財閥兔死狐悲也罷,各方卻是非常一致地達成了默契,犧牲大宇,以平息某個年輕大亨的怒火,換取韓國經濟避免重新跌入深淵。
更何況,哪怕經歷大跌之後整個大宇體系的企業總市值已經不到100億美元,但這只是賬面價值。平常說賬面價值,往往偏高,但這一次,卻是嚴重偏低。畢竟瘦死的駱駝終究還是駱駝。大家如果能夠分食掉這頭駱駝,很多人都算飽餐一頓。
至於整個大宇集團高達700億美元的債務,這似乎是個問題。
不過,所有人也心知肚明,接下來,只要保證一些海外債權機構的權益,這部分只有200多億美元,談好了,也不需要一次性償還,剩餘的400多億美元國內債務,大部分都來自韓國各大銀行。
這部分損失,自然是國家承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