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五章 宛寧懷才驀然不遇

聞言,高澄的脊背像是被人潑了一盆涼水,父親在位時雖大權在握,但時機尚未成熟,現下一時不敢輕舉妄動,只對自己說願做周文王,此刻這些話從別人口裡說出,彷彿一個不能外傳的秘密被突然揭開,他心裡一驚不由得勃然大怒。

老道卻沒有理他,依然淡漠平靜的道:‘午時的太陽,最為剛烈,太陽即為天,帝王之相也,應在孝靜帝與齊王之間,閃爍八次後復原,預示東魏王朝氣數將盡,也就是還有八年光景,’他頓了頓,繼續道:‘東魏乃是土命,齊王是金命,未來的大位將落在高家手裡,八次則是高家自齊王以下傳至八位即止,紅日炫閃意為帝王之爭,恐兄弟相殘,突然的黑暗則是齊王今日必死。’

高澄突然聽出了弦外之音,心道齊是王,怎又應了帝王天相?難道高家必取代魏。

‘方才為一陰帶五陽,卦象為夬卦,澤天夬,’老道捋了捋稀疏的鬍鬚,繼續說道,‘揚於王庭,孚號有厲,告自邑,不利即戎,利有攸往。象曰:澤上於天,夬。君子以施祿及下,居德則忌。’

‘王庭里正跳舞作樂。有人呼告:‘有敵人來犯。’邑中傳來命令,‘出擊不利,要嚴陣以待。’筮遇此爻,出外旅行則吉利。本卦上卦為兌,兌為澤,下卦為乾,乾為天,可見澤水上漲,澆灌大地,是夬卦的卦象,觀此卦象,從而澤惠下施,不敢居功自傲,並以此為忌。差一陽為天,小王爺還是王,登不得大位,一子西去,不近不遠,城西處需謹慎對待。’老道說完起身待離去——

高澄倏地用眼神暗示楊愔除掉老道,以保守這個秘密不外傳,豈料楊愔抬手阻止:‘瀟湘子乃世外高人,若真要外傳,此事早已洩露,今日又何必來專程來見,他是為堅定你的本心而來,殺之不祥。’

‘老道雖有理,大位之言不可信,’楊愔忙上前繼續說道,‘小王爺何不早做安排,趁機登上大位。’

高澄不慌不忙略微側身歪在椅子一側:‘時機到了,由不得他。’

楊愔信服高澄的魄力,突然道,‘不對,此人留不得!’

他朝崔季舒使了個眼色,崔季舒會意追了出去,知道王府大門沒見著人影,問了閽者,也不見出過此門。

崔季舒又來回找了個遍,所有人都沒有看到,百思不得其解地悻悻然回到密室覆命:‘還請齊王恕罪,老道士他,他不見了······’

高澄目瞪口呆,他至今還未見過,這世上還有人連崔季舒都抓不到。

楊愔不禁感嘆道:‘瀟湘子神人也!’

話音剛落,侍從來報,夫人想求齊王給公子賜名,高澄忽然眼睛一亮全然忘了方才之事,頃刻間心內想到剛剛降生的兒子,忽然頗為歡喜,這個兒子的降生彷佛正應了今日的異象,略微沉思片刻,他朗聲道:‘今日是拓跋家族的凶兆,也是我高家的吉兆,我不當皇帝,我兒子當也行,我高家數次討伐宇文泰,不建尺寸之功,還望高家兒郎們奮發圖強,收復我大好河山,那就賜名——高肅。稍待正要去宮中,讓靜帝取字,帶些帝王之氣豈不更好!’

.

高家喜得貴子,高澄便帶著高肅進宮向孝靜帝報喜,元善見瞧見高澄抱著個男嬰,雖然他心內痛恨高家,巴不得高家全都死光,但他還是裝出一副悲痛欲絕的樣子,惋惜道:‘齊王壯年離世,是我大魏的不幸,幸而高卿後繼有人,此子將來必定前途無量!’頓了頓,他又道,‘可惜高卿年紀尚輕,難當此大任!’

楊愔忙站出來,道:‘陛下,高家兒郎雖年輕,但每次齊王出征,必帶長子高澄,小王爺也是屢建奇功,很有其父之風範,眼下小王爺之子,相貌不凡,來日長成,相比齊王定能有過之而無不及。’

他此話一出,朝堂上一片譁然,竟然全部一致贊同楊愔所言!

孝靜帝看著滿朝文武,心道:‘難道整個朝廷都是他高家的了?他幾不可察的撥出一口氣,見眾口維維,只能給自己找了個臺階下,’既然眾卿都認為高澄能勝任,那就讓高澄襲受齊王所有職銜。

高澄忙上前謝恩,隨即抱著愛子對孝靜帝說:‘今日小兒高肅降生,還未取字,還望陛下賜字。’

孝靜帝強顏歡笑,道:‘卿父在日,數次東征西討,鞠躬盡瘁,戰功赫赫,拒西魏於函谷關,宇文泰不得東進。退蕭梁於採石渡,陳慶之不敢北望…那就賜字‘長恭’,新喪而又有喜,也就是喜事,理當百官朝賀,本王賞絹萬匹,白璧百雙!以示給高卿道賀!’

旋即他試探高歡,問,‘今日天降異象,高卿何解?’

‘恭喜陛下洪福齊天,紅日閃耀,祥瑞之兆啊,當下舉國多艱,連年征戰,硝煙瀰漫,戰亂不休,閃耀八次即是戰爭的次數,臣父已西征五次,想必再有三此戰爭。’

‘紅日耀輝再次出現,且會更奪目,意喻能關中平定,收復失地,恢復文帝在位時的輝煌,必能一統北方!’

孝靜帝心內忍不住喝道:‘好一個道貌岸然的偽君子!真是比其父有過之而不及,只能希望他才能平庸一點。’

嘴裡卻說,‘期待高卿再奏凱歌,朕引頸相望。’

屆時,文武權臣歡聚一堂,明面上效忠於靜帝,實則都聽命於新齊王。

高澄接掌大權一年後,再次整軍西征,此時高肅已呀呀學語,高肅不僅長得玉雪可愛,還聰明伶俐。

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數年千里,風痕雲裡斑駁塵,浮雲一別間,流水五年後。高肅特別喜歡看父親與將士們在校場操練,年僅五歲學什麼都快,站在一旁只需觀望,便能將招式像模像樣的比劃出來,高澄同僚都說此子長大後絕非等閒之輩,必將名揚天下  。”······

封驀然看了一章,有些意外,他回了一句:“這是你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