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11章 嘗試改良

楚歌倒是也想過是否找到另外的一種考核標準,但想來想去,還真沒辦法考核。

於是乾脆,不考核了吧!

楚歌知道,王文川變法失敗的一個關鍵原因,就在於用人不當。

而用人不當,一方面是因為許多鑽營小人為了更快地獲得提拔,混入了新黨的隊伍中,而另一方面也是因為這種過於急功近利的考核制度,給了這些人可乘之機。

以青苗借貸為考核,最終選拔出來的,一定會是一些急功近利之徒。

假設有兩名官員,一名官員嚴格按照王文川的辦法來執行,不做強制攤派;而另一名官員則暗中強徵、提高利息。

那麼最終的結果,一定是後者的業績更好看,更容易獲得提拔。

久而久之,整個新黨上下,就全都變成為了業績不惜扒房拆屋、強制攤派讓農戶借貸的官員了。

所以,楚歌乾脆大手一揮,不考核了!

不做強制要求,沒有業績考核,這些官員肯定會偷懶,但不管怎麼說,農戶找上門借貸,他們總不至於置之不理吧?

只要他們稍微乾點事,就比之前強。

改革嘛,不求一步到位,只要比之前好一點,那就是進步。

當然了,楚歌其實心裡也清楚,自己現在也還是紙上談兵,要說前人絞盡腦汁都沒解決的問題,自己一拍腦袋就搞定了,那多半是不可能的。

但這是試煉幻境,失敗了也不會怎麼樣,試一試看看結果如何嘛。

更何況,楚歌能預知未來,知道不久之後天下就將面臨一場大旱災。

而這場旱災將進一步放大青苗法的負面影響,讓百官找到了攻訐新法的理由,加速了新法的失敗。

如果說原本的青苗法,最終結果是損了富民、損了貧民而富了國庫,那麼現在楚歌改動以後的青苗法,就純粹是為了讓百姓過上好日子,而讓國庫承擔了巨大的風險。

他想的很簡單,至少先把百姓餵飽了吧?

原本的變法,可以說是各個階層全都得罪了,就連民眾也遭受了很大的損失。所以那些流民才會跑到京城來反對新法。

但現在,楚歌覺得自己先把這些底層民眾給安撫住,讓他們來唸著新法的好。

這樣一來,至少新法能多堅持一段時間吧?

考慮一番之後,楚歌最終拍板,將這個自己改造之後的青苗法,推行了下去。

……

霧氣瀰漫,而後又逐漸散開。

楚歌的視野中出現了一行系統提示。

【距牛渚之戰:8年】

“一眨眼一年就過去了麼……

“如此看來,每一輪試煉在最樂觀的情況下,我都有十次對新法進行改良的機會。

“這也合理,畢竟法令從制定到推行下去、看到成果,總需要一定的時間。

“十次嘗試之後,如果還是未能達成應有的效果,那就只能從頭再來了。

“當然,十次嘗試這是最理想的情況,也有可能中途就直接被皇帝給罷官,前功盡棄。

“嗯……讓我先看看新的青苗法實施得如何。”

系統並沒有讓楚歌以上帝視角看到全國各地的情況,而是用各種各樣的文書來回答他。

這其中,有各地官員上報的內容,也有反對新法的政敵攻訐他的內容。

楚歌獲取資訊的途徑,並沒有超出當年王文川的範疇。

他隨意開啟一份文書,認真檢視。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