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第 64 章抓蟲) 劇情
漱陽長公主微闔著眼聽著衛士的回稟。
從三郎離開洛京的那一日, 她就知曉他的去向,自她肚裡出來的兒子,即便不曾多有母子間的溫情, 可也活在她的眼皮子底下多年,就算三郎清理了再多次衛士又如何,只要她想知道,那就有辦法知道。
她既惱怒他的失控,可又打心底地欣賞,不愧是她的孩子, 與她如出一轍的有魄力。
她不喜令三郎發生失控的王六娘子, 當初知曉時, 就曾將其請到宮中給了女郎難堪。
除卻王六娘子對三郎造成的影響外,她背後王家打的算盤也令她生怒。
原本想著那王娘子知曉三郎的本性後, 會知難而退,也與三郎就此離心,沒想兜兜轉轉, 只等來三郎越發脫離她的掌控,而她想分離的年輕男女,卻越發的形影不離。
三郎不按她為他鋪好的路走,如今她在,他尚可任性, 可若她不在了呢?
她近來,常常覺得光陰不待她,稍一不留神,她竟鬢角出現了幾絲白,因這幾絲白發,她晨日裡, 怒杖了幾個隨侍她的婢女。
事後冷靜下來時,方驚覺自身的暴虐,她竟控制不住自己的脾性了,而這樣的事情時有發生,她不知她到底是因身居高位過久,忘了體恤,還是她本就是這樣的人。
或許都有吧。
否則,她也不會落到孤家寡人的境地,可她仍舊不服輸,想與沈照證明她的選擇是對的,即便沒了他的幫助,她也仍舊能牢握權柄。
故而,三郎遇刺之事,送上的機會,她明知三郎對她可能的誤解,也不曾柔了心腸,她知三郎必會請沈照來與她添賭。
可她又何嘗不是在等沈照回洛京的一日——
誰對誰錯,而她能否顛覆世家,終將見得分曉。
從衛士口中聽得肯定的答案,她目中難得地柔和一瞬,安心而又隱有期待。
王靜姝一行人越靠近洛京,能感受到的氛圍也越凝重,聽聞,丹陽王有謀反之心,據長江天險與朝廷對峙,朝廷怒而伐之,從各地調出六路兵馬,其中兩路為從雁門與幽州抽調,並將部分世代據中原腹地任有官職的世家子弟調往了邊地,這是逼迫這些世家抵禦外敵,也藉以外敵消耗這些世家原本勢力,形成鉗制。
這些變動混在諸多大事中,似乎不起眼,可也聽得人膽戰心驚。
尤其這還涉及了南地的諸郡,王靜姝試圖從中多聽得一些自家的情況,他實覺得丹陽王起事得突然,且想到了之前的那次刺殺,丹陽王真正的目標並非是沈遐洲,也非是刺殺,而是惱怒於她落了他的臉面,連帶其被朝廷盯上,想要暗中抓了她回建業折磨。
只也不知他與何人達成了合作,卻被將了一軍,在毫無防備下暴露了自身,若不想死和失去所擁有的一切,唯有當即與朝廷對立,如此或許還能有一線生機。
而丹陽王一旦扯了旗幟,即便南地的諸多世家不想與其一同起事,也多會受到牽連,甚至先被其控制了,當然也有可能是主動加入。
王靜姝皺著眉想了想自家的情況,以她大伯的精明程度,定然有退路,可同樣的,她也更懼歸家了。
她不免想得頭痛,沈遐洲卻在這時牽了牽她的手。
年輕郎君眉目沉冽,側著的臉龐也清寒一片,可說出的話卻沉靜可靠:“卿卿,莫怕。”
他偏過臉,像是洞悉了女郎想法一般地凝著她:“有些事,即便沒有你,也一樣會發生。”
只要皇權與世家的矛盾在,只要他母親沒有放棄借戰爭削弱世家,那不管是對內還是對外的戰事都會起。
他對此並無憐憫,世上千萬人的死活,他也常覺得與他無關,亂便亂吧,他冷寂陰詭的心思自來如此,可他在乎的人卻皆希望他能做個好郎君,諸如女郎,還有沈二郎等人。
而他似乎也有這個能力去做些什麼,甚至,對那背後推動之人生了怒。
他會順水推舟將刺客鬧得人盡皆知,是因他明白這事根本瞞不住。
那撤走的另一批刺客,從一開始就帶著了不為人知的目的,其隱在背後的人,有太多的方式推動這場爭鬥,若只是長公主安排的人,反倒是最容易防備的,可若是有人故意指向他母親呢?
呂相,亦或是還有更隱秘的人?
事態的走向雖仍是戰事,但至少就如今而言,在大勢下,那藏在背後之人並不會在此時過多舉動暴露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