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私藏禁詩,神交逆賊”形同謀反,乃是株連大罪,如同瘟疫,誰碰誰倒黴。
裘員外此時便是一灘臭狗屎,凡是有關係的都恨不能從來不認得他,有多遠走多遠,能儘量撇清就儘量撇清,誰敢湊上來弄得一身汙穢?
朝廷這些年雖然對風評日漸放寬,皇帝好象很好罵的樣子,時不時傳來某某大臣又當廷死諫了,搏得朝野一片喝彩,可有些紅線是碰來得的。
方孝孺一案過去三十一年後,有翰林庶吉士章樸,只因家藏方孝孺詩文,就直接被斬了腦袋,不解釋的。
三十一年啊,如此漫長的時間也不能沖淡成祖酷烈之法。
庶吉士啊!有“儲相”之稱的清貴,一樣說斬就斬,誰說情都不好使。
“我錯了,我該死,我該死……您就放過我這一遭,就當我是那個臭氣,放了吧……!”裘員外嚎啕大哭,涕淚交加,鼻涕眼淚瞬間就打溼了方唐鏡的儒衫下襬。
這還怎麼讓人做一個安安靜靜的美男子?
方唐鏡嫌惡的挪了挪腳,卻發現被抱得嚴絲合縫,根本動不得,只能出言安慰道:
“對於緱城先生的忠義,小子也是仰慕得緊,裘員外敢為萬民表率,小子是萬分佩服的,這可是天下揚名的好機會,吾輩讀書人,取義而捨生,雖千萬人吾往,壯哉!”
這話真是寬解人的?眾人怎麼聽著都象是在勵志。
分明是在說“你趕緊去死,我好借你首級揚名立萬。”
裘員外心下驚懼,那敢受這什麼千萬人吾往,當真因此事被砍了腦殼,那才真是天下揚名,也顧不得臉面,趕緊連珠炮似的辯解: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大人明鑑啊!在下哪裡是什麼讀書人,沽名釣譽裝裝樣子而已啊!我就是一個不學無術的下三濫啊!哪裡敢求什麼天下揚名,捨生取義。”
“大人啊,其實這個字乃是我那死鬼老爹給我起的啊,小人當年年少荒唐,日日流連青樓窯子,往往經月不歸,我那死鬼老爹多次派人捉拿小人,小人仍抵死不悔,死鬼老爹一怒之下便取了這麼個‘忘歸’的字來警醒小人……”
“真真是當時那死鬼老爹喝了兩杯貓尿,豬油蒙了心才起了這麼個湊巧的字,小人前些日又恰好看到《吊李白》一詩,便順手拿來給自己臉上貼金,真的是在打腫臉充胖子啊!”
“取字一事許多人皆是知道的,大人可以問問在座諸位,定然有人知曉啊……”
“我…去,連死人也不得安寧!”眾人又好氣又好笑,連自家老爹也從墳裡挖出來鞭屍,這自汙當真是汙到了天際。
國朝以孝治天下,子不言父過,非議父親亦屬不孝,也是可以治罪的,似裘員外這般不惜連自家死去的老父也拖下水的,當真是不孝之至,人人鄙夷。
又想到這裘員外平日裡跋扈傲慢,此時狼狽如此,當真是人人心中暗爽不已,哪裡會有人出面為其作證。
方唐鏡似有所動,問道:“‘忘歸’之表字,果真是汝父所起,而你是一時糊塗?”
“不敢有半句虛言,族中耆老皆可作證,小人從此踏實做人,再不敢了!再不敢了啊!”
生怕方唐鏡不信,裘員外抬手對著自己的胖臉使勁的扇了下去,啪啪作響,幾下子就高高腫了起來,但他卻恍若未聞,彷彿打得很開心的樣子,根本停不下來。
“且住手!”方唐鏡制止了裘員外的自殘,和顏悅色地說道:“既如此,本師爺姑且信之,你寫一份認罪書,待我稟明縣尊大人再作處理如何?”
所謂的“稟明縣尊大人再作處理”其實就是冷處理,有“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之意,潛規則如此,人人都懂的。
裘員外自是喜極而泣,沒口子的答應,接過紙筆,在一名老筆貼吏的指點下筆走龍蛇,生怕慢了方唐鏡改變主意,當眾就寫了一篇相當深刻的認罪書。
眾人心道,方師爺果然大人大量。只略作薄懲便放過了這廝,許多人甚至有些意猶未盡!
不過似乎做到這裡也算恰到好處了,若是較真起來,這裘員外勢必丟了小命,但方師爺也結下了裘氏一族這個死對頭,此時放手,不但裘氏一族要感恩戴德,便是那位裘布政使也要承這個人情的。
畢竟是裘員外自家招搖,當眾自爆根底的,怪不得別人。
只有錢德高,龐掌櫃等一干人隱隱覺得事情並沒有這麼簡單。
喜歡大明偽君子請大家收藏:()大明偽君子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