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一百六十七章 革新之想

而水泥在近來倒是讓石匠不斷試驗有了些許成果,將石塊和陶土、瓷器以及一些能夠耐火的材料研磨成粉末狀混合,七成的陶瓷材料、兩成生石灰、一成熟石灰,就能呈現出原始水泥的狀態。不過這樣的水泥硬度低,土法混合只能留有一定程度上的樣式,可曬乾之後還是會開裂,達不到後世200—400水泥標號的強度。姬昱發現其中研磨粉末越細,能夠造出的初始水泥也就會越硬;有著王孫的身份加成,再有私人侍衛的看守,此法也一直沒有洩露。

昱將如今水泥的製作稱之為初煉,將陶瓷材料磨成粉末之後用篩過的草木灰入水浸泡,倒掉浮在水錶面的雜質。而後又用陶罐將其燒製烘乾,再次將石灰和熟石灰再次研磨,將兩者煅燒之後再泡入水中攪拌均勻,這也就是最初的水泥。

姬昱將方法記錄下,在他的設想中,要是加入了鐵粉這類能夠增強穩固性的粉末還能更進一步,只不過現今的冶煉水準還不夠完善,對鐵礦資源也沒有過多利用,他能將水泥初步製作成功,也依靠了風箱的幫助。

只可惜華夏的地域不產天然橡膠樹也沒有合成水泥,沒有天然的橡膠樹就無法收集乳膠進行加工,相傳就是由哥倫布返回歐洲時帶回了橡膠球才引起了對橡膠利用的需求。不過天然橡膠也有缺陷,在天氣炎熱時橡膠會變軟,而在寒冷時會變硬。要以硫化橡膠法制成膠皮才能得到更好的產物。儘管姬昱想到了,奈何這裡沒有天然橡膠樹。

改良農業生產工具他已經做過了,革新耕作技術也一併在推行,灌溉的水車也早已製成,思想作物的書籍也在不斷編著,只要姬昱有了足夠的權利,讓社會生產力提升,挑撥階級矛盾,也能不斷施行。只要他有了一部分碾壓式的軍事力量和一部分死忠黨羽,那這當今天下,還真能由他做主。

有著王莽的前車之鑑,姬昱知道生產資料和生產力並行才是實際應當做的,像王莽那樣又學周禮又制新錢,想法太多卻沒有能力施行終究會毀在這樣的道路之中。

現在最為擔憂的,就是尋找和培育農種。

姬昱能夠留下研究發展和科學探究的種子,可對於這樣的農作物卻是沒有絲毫辦法。他能讓時間來開花結果,可是那樣他就少去了許多力量。

農業種子的培育只能留給後人,作物雜交的不可見性和未知性是不能知曉的;姬昱做到了養肥利田,剩下的也只能留下種子,待後人挖掘。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姬昱所想還是在建立勢力之後差使親信遠航找尋美洲的方向。

美洲是一塊大蛋糕,不止給世界帶來了橡膠和土豆、玉米,還有天然的勞動力。

姬昱已經在暢想殖民美洲帶來的大量好處,可航行的地域和方向都無從可知,註定了這樣的想法只是空中閣樓。

除非他能夠爭搶到大權,並稱霸整個天下。

雖說他還是小小的周國天子,可他也能因天子之名令眾多諸侯臣服。

到了那個時候,他亦能點亮他所知的所有科技。

全面發展所帶來的是困難中的困難,可姬昱還是想要在史書上留下他的筆墨。

以他的年紀來說,就應當在此時就思考出此革新的大意識,指導之後的行動方針。

········

不用在意是否統一,以古代的統治疆域和交通,資訊的流傳都是一個大問題,統一天下之後更多要擔心防備天下,得到了卻操更多的心。且姬昱的身份就是規則的制定者,只能以犯錯之由討伐佔領小國,以一代之力是不能統一天下的,這不是熱武器的時代,所拼的都是兵士的血液和國民的糧食。

姬昱身上流著天子的血,這是諸侯必須承認的,只要足夠強大諸侯國也必然聽信。去美洲需要勢力和親信,以春秋的交通情況來說,去美洲等於流放和分裂,如果不是親信,真去了美洲說不準還當上了土皇帝。

說到這裡,世界的格局一下就開啟了,不明白小說主旨的也能看出其中門道。)

喜歡春秋:中興之主請大家收藏:()春秋:中興之主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為您推薦